垂水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垂水一般是指垂盆草,具有清熱解毒、利濕退黃等功效,可用于濕熱黃疸、癰腫瘡毒等病癥的輔助治療。
垂盆草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干燥全草,其味甘、淡,性涼,歸肝、膽、小腸經(jīng)。該藥材含有垂盆草苷、異垂盆草苷等活性成分,能幫助降低血清谷丙轉(zhuǎn)氨酶水平,對急慢性肝炎有一定改善作用。其水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常見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外敷可緩解皮膚化膿性感染。鮮品搗爛外敷能減輕蟲蛇咬傷引起的局部紅腫疼痛,配合內(nèi)服可促進毒素代謝。對于濕熱型膽囊炎患者,垂盆草可緩解脅肋脹痛、口苦等癥狀,常與茵陳、梔子等配伍使用。
使用垂盆草時需注意,脾胃虛寒者慎用,可能引起腹瀉等不良反應(yīng)。該藥不宜長期大量服用,孕婦及過敏體質(zhì)者應(yīng)在醫(yī)師指導(dǎo)下使用。鮮品外敷前需清潔患處,出現(xiàn)皮膚瘙癢應(yīng)立即停用。建議服藥期間保持飲食清淡,避免辛辣油膩食物,適當(dāng)增加飲水量促進代謝。若需與其他藥物聯(lián)用,應(yīng)間隔兩小時以上,防止相互作用影響藥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