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膝半月板部分切除膝蓋還痛怎么辦
雙膝半月板部分切除后膝蓋疼痛可通過康復訓練、物理治療、藥物治療、關節(jié)腔注射、二次手術等方式緩解。疼痛可能與術后恢復不良、關節(jié)穩(wěn)定性下降、軟骨損傷、炎癥反應、瘢痕粘連等因素有關。
1、康復訓練
術后早期需在康復師指導下進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直腿抬高等低強度訓練,逐步過渡到閉鏈運動如靠墻靜蹲??祻陀柧毮茉鰪娤リP節(jié)周圍肌肉力量,改善關節(jié)穩(wěn)定性,減輕半月板殘余部分負荷。訓練強度以不誘發(fā)劇烈疼痛為原則,避免跳躍、深蹲等高風險動作。
2、物理治療
超聲波治療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加速組織修復;低頻脈沖電刺激能緩解肌肉萎縮;冷敷適用于急性腫脹期,熱敷可用于慢性僵硬階段。物理治療需持續(xù)2-3個療程,配合康復訓練效果更佳。治療期間應監(jiān)測皮膚反應,電極片避免直接置于手術切口瘢痕處。
3、藥物治療
非甾體抗炎藥如塞來昔布膠囊可控制無菌性炎癥,鹽酸氨基葡萄糖膠囊有助于軟骨修復,邁之靈片可改善微循環(huán)。藥物使用需嚴格遵醫(yī)囑,警惕胃腸道不良反應。若疼痛伴隨明顯腫脹,可能需短期使用地奧司明片等消腫藥物。
4、關節(jié)腔注射
對于頑固性疼痛,玻璃酸鈉注射液可增加關節(jié)液黏彈性,緩解摩擦痛;復方倍他米松注射液適用于嚴重滑膜炎。注射治療需在超聲引導下進行,嚴格無菌操作,每年不超過3-4次。注射后24小時內避免劇烈活動。
5、二次手術
若保守治療無效且存在機械性卡壓癥狀,可能需關節(jié)鏡下滑膜清理術或軟骨修復術。術前需完善MRI評估剩余半月板狀態(tài),術后需更嚴格的康復計劃。手術決策應綜合考量年齡、活動需求等因素。
術后日常需保持合理體重,避免爬樓梯、登山等負重活動,建議選擇游泳、騎自行車等低沖擊運動。飲食注意補充優(yōu)質蛋白和維生素D,可適量增加深海魚類、乳制品攝入。使用護膝時注意每天佩戴不超過4小時,睡眠時解除。若疼痛持續(xù)加重或出現(xiàn)關節(jié)交鎖,應及時復查關節(jié)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