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大便顏色識別卡
嬰兒大便顏色識別卡是用于輔助家長觀察新生兒及嬰兒糞便顏色變化的工具,主要幫助識別膽道閉鎖等嚴重疾病。正常嬰兒糞便顏色包括黃色、綠色、棕色等,異常顏色如白色、灰白色需警惕。
嬰兒大便顏色識別卡通常包含7-9種標準色塊,對應不同健康狀態(tài)。黃色糊狀或軟便多為母乳喂養(yǎng)嬰兒的正常表現(xiàn),綠色便可能與鐵劑補充或胃腸蠕動過快有關,棕色便常見于配方奶喂養(yǎng)嬰兒。若出現(xiàn)白色陶土樣便,可能提示膽汁排泄障礙,需排查膽道閉鎖;鮮紅色便可能源于肛裂或腸道出血,黑色柏油樣便可能與上消化道出血相關。識別卡使用時應選擇自然光線觀察新鮮糞便,避免尿漬干擾,連續(xù)3天異常需就醫(yī)。
早產兒或黃疸嬰兒更需密切監(jiān)測糞便顏色變化。膽紅素代謝異常時,糞便顏色變淺是重要預警信號。部分嬰兒因乳糖不耐受可能出現(xiàn)泡沫狀綠便,與病理性改變需鑒別。母親飲食中食用色素或藥物也可能短暫影響糞便顏色,但通常24小時內恢復。識別卡應配合嬰兒體重增長曲線、進食狀態(tài)綜合評估。
家長使用大便顏色識別卡時需記錄每日顏色變化,保存異常糞便樣本供醫(yī)生參考。母乳喂養(yǎng)母親應保持飲食均衡,避免過量攝入深色食物;配方奶喂養(yǎng)需按標準比例沖調。發(fā)現(xiàn)白色、血便等異常情況時,應立即攜帶識別卡記錄就診,同時觀察嬰兒有無拒奶、嗜睡、皮膚黃染等伴隨癥狀。日常護理中注意臀部清潔,腹瀉時可使用護臀霜預防尿布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