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都皮膚瘙癢怎么辦
皮膚瘙癢可通過保持皮膚濕潤、避免接觸刺激性物質、穿著寬松衣物、冷敷止癢、遵醫(yī)囑使用藥物等方式緩解。皮膚瘙癢通常由皮膚干燥、接觸性皮炎、蕁麻疹、濕疹、真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保持皮膚濕潤
皮膚干燥是導致瘙癢的常見原因,尤其在秋冬季節(jié)或頻繁洗澡后更為明顯。建議使用無香精、無酒精的保濕霜或乳液,如含有尿素、甘油等成分的護膚品。洗澡時水溫不宜過高,控制在37-40攝氏度,時間不超過10分鐘。沐浴后趁皮膚微濕時立即涂抹保濕產品,有助于鎖住水分。避免使用堿性強的肥皂或沐浴露,選擇溫和的清潔產品。
2、避免接觸刺激性物質
接觸性皮炎可能由衣物染料、洗滌劑、化妝品、金屬飾品等引起。建議排查近期接觸的新物品,暫停使用可疑產品。選擇棉質等天然面料衣物,避免穿著粗糙或化纖材質。洗衣時徹底漂洗干凈,減少洗滌劑殘留。從事家務時佩戴手套,減少直接接觸清潔劑。若瘙癢部位有紅腫、丘疹等表現(xiàn),需警惕過敏反應。
3、穿著寬松衣物
緊身衣物摩擦可能加重皮膚瘙癢,尤其對于蕁麻疹或濕疹患者。選擇透氣性好的純棉、真絲等天然面料,避免羊毛等易致癢材質。衣物清洗后需充分晾曬,潮濕環(huán)境易滋生螨蟲。夜間睡眠時保持環(huán)境涼爽,出汗會加劇瘙癢感。若瘙癢集中在腰部、腋下等受壓部位,需及時調整衣物松緊度。
4、冷敷止癢
對于局部劇烈瘙癢,可用冷毛巾或冰袋包裹后敷于患處5-10分鐘,能暫時收縮血管減輕癥狀。冷敷前需清潔皮膚,避免繼發(fā)感染。冷敷后及時涂抹保濕劑防止干燥。該方法適用于蚊蟲叮咬、輕度曬傷等引起的瘙癢,但若皮膚有破損、滲液則禁用。冷敷不能替代藥物治療,持續(xù)瘙癢需就醫(yī)。
5、遵醫(yī)囑使用藥物
真菌感染如體癬需使用抗真菌藥膏如聯(lián)苯芐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濕疹可短期外用氫化可的松乳膏等弱效糖皮質激素。蕁麻疹可口服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抗組胺藥。細菌感染伴隨膿皰時需使用莫匹羅星軟膏。藥物使用前需明確診斷,避免自行長期使用激素類藥膏。孕婦、兒童等特殊人群用藥需嚴格遵循醫(yī)囑。
皮膚瘙癢期間應避免搔抓,以防繼發(fā)感染或形成瘙癢-搔抓惡性循環(huán)。飲食上減少辛辣刺激、海鮮等易致敏食物,適量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E有助于皮膚修復。保持居住環(huán)境濕度在40%-60%,定期清潔床品減少塵螨。若瘙癢持續(xù)超過2周、伴隨皮疹擴散、發(fā)熱等癥狀,或自行護理無效時,需及時至皮膚科就診排查糖尿病、肝膽疾病等系統(tǒng)性疾病。夜間瘙癢顯著者可睡前服用抗組胺藥物,但須注意嗜睡副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