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的電解質管理是什么
心力衰竭的電解質管理主要是通過監(jiān)測和調整血液中鉀、鈉、鎂等電解質水平,以維持心臟正常功能。關鍵措施包括限制鈉攝入、補充鉀鎂、定期檢測電解質及調整利尿劑用量。
心力衰竭患者常因利尿劑使用或腎功能受損導致電解質紊亂。低鉀血癥可能誘發(fā)心律失常,需通過口服氯化鉀緩釋片或枸櫞酸鉀顆粒補充,同時監(jiān)測血鉀水平。低鎂血癥可加重心肌電不穩(wěn)定,可選用門冬氨酸鉀鎂片糾正。高鈉飲食會加重水鈉潴留,需將每日鈉攝入控制在2000毫克以下,避免腌制食品與加工肉類。對于使用袢利尿劑的患者,可能出現(xiàn)低氯性堿中毒,需聯(lián)合使用保鉀利尿劑如螺內酯片。嚴重電解質紊亂時需靜脈補充電解質溶液,但須警惕輸液過量加重心臟負荷。
心力衰竭患者應每日記錄體重變化,若短期內增加超過2公斤需警惕水鈉潴留。飲食宜選用新鮮蔬菜、低脂乳制品及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魚類,烹飪時以香草替代食鹽調味。運動建議采用每周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活動,如步行或騎自行車,但需避免清晨低溫時段外出。睡眠時抬高床頭15-20厘米可減輕夜間呼吸困難。定期復查電解質、腎功能及BNP指標,與醫(yī)生保持溝通調整用藥方案。外出時攜帶醫(yī)療警示卡,注明所用藥物及基礎疾病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