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癌的實驗室檢查
淋巴癌實驗室及其他檢查:
1.血象 早期一般無特別。貧血見于晚期或合并溶血性貧血者。白細胞除骨髓受累之外一般正常,嗜酸性粒細胞增多,以HD常見。約有1/3HL患者淋巴細胞絕對值減少。漿細胞和R -S細胞偶可見于周圍血。血小板下降提示有骨髓受累,或繼發(fā)于脾功亢進。
2.骨髓象 骨髓未受淋巴癌侵犯之前,一般無異常。在HL的骨髓涂片中找到R-S細胞對明確診斷有價值。這種細胞體積大、直徑為15-20pm,胞核大,可為分葉狀、雙核(鏡影細胞)或多核。染色質分布不均、濃集成塊。核膜厚而深染。核仁大而圓,可達8pm,核仁周圍有空暈區(qū)。
3.化驗韋檢」查 疾病活動期有血沉增速,血清乳酸脫氫酶活性增高,乳酸脫氫酶升高提示預后不良。如血清堿舊磷蘸酶活力或血鈣增加,提示骨骼累及。B細胞NHL可并發(fā)抗人球蛋白試驗陽性或陰性的溶血性貧血,少數(shù)可出現(xiàn)單克隆IgG或IgM。必要時進行腦脊液的檢查。
4.病理檢查 淋巴結活檢病理切片查找R-S細胞,但應注意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EB病毒感染、服苯妥因鈉時也可出現(xiàn)。
5.放射學、放射性核素檢查 當疑有縱隔肺門淋巴結及肺部受侵時,可做胸后前位及側位X線攝片。對可疑部位則做斷層攝片以進一步證實。疑有腹膜后淋巴結腫大時,可做淋巴造影。放射性核素肝、脾、骨骼掃描或閃爍造影可發(fā)現(xiàn)相應的病變。
6.超聲波檢查 腹部腫塊,可用超聲波探查其范圍、性質及與周圍臟器的關系。
7.下肢淋巴造影 主要了解盆腔及主動脈旁淋巴結是否被侵犯,以進行正常的臨床分期,判斷放射治療或化學治療的療效和發(fā)現(xiàn)疾病復發(fā)。
8.CT掃描 對于膈角、縱隔病變、氣管旁、肺門、主動脈旁、腸系膜、胰腺周圍、肝門、腹腔動脈旁等淋巴結以及臟器病變具有診斷意義。
9.剖腹探查 必要時可進行剖腹探查和脾切除手術。
相關推薦





為你推薦
科普文章
短視頻
科普文章
短視頻
特色醫(yī)院
熱門問題
專家答疑
生活問答
- 1 什么是淋巴癌
- 2 淋巴癌是怎么形成的
- 3 淋巴癌是怎么引起的呢
- 4 淋巴癌和慢性淋巴癌有什么特征
- 5 什么是淋巴癌呢?
- 6 淋巴癌是怎么引起的
- 7 淋巴癌是為什么
- 8 淋巴癌是怎樣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