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細菌性食物中毒
預防細菌性食物中毒需從食材選擇、加工處理、儲存條件、個人衛(wèi)生及環(huán)境清潔五方面入手。主要有選購新鮮食材、徹底加熱食物、規(guī)范冷藏冷凍、保持手部清潔、定期消毒廚具等措施。
1、選購新鮮食材
避免購買過期或包裝破損的食品,肉類選擇色澤鮮紅、彈性好的部位,魚類觀察眼球清澈、鰓部鮮紅。蔬菜水果表面無腐爛斑點,預包裝食品需檢查生產(chǎn)日期與保質(zhì)期。生鮮食材建議最后選購以減少常溫暴露時間,購買后2小時內(nèi)放入冰箱。
2、徹底加熱食物
肉類中心溫度需達到75℃以上并維持15秒,禽類需煮至骨髓無血絲。海鮮應沸騰烹煮5分鐘以上,蛋類需蛋白完全凝固。剩菜復熱需達到70℃以上,湯類需持續(xù)煮沸3分鐘。使用食物溫度計可準確測量內(nèi)部溫度,避免憑經(jīng)驗判斷。
3、規(guī)范冷藏冷凍
冷藏室溫度保持0-4℃,冷凍室低于-18℃。熟食與生食分層存放,熟食置于上層。熟食冷藏不超過3天,冷凍不超過3個月。解凍食物應在冷藏室進行,禁止室溫解凍。冰箱存放量不超過容積70%以保證冷氣循環(huán)。
4、保持手部清潔
處理食材前用流動水與肥皂洗手20秒,接觸生肉后需重新清潔。佩戴一次性手套處理高風險食材,避免觸摸面部。指甲修剪至不超過指腹,不佩戴首飾操作食品。如手部有傷口需用防水敷料嚴密包扎。
5、定期消毒廚具
砧板應生熟分開使用,每次使用后以100℃沸水燙洗或含氯消毒液浸泡。刀具與容器使用后立即清洗,每周用蒸汽消毒柜處理。抹布每日煮沸10分鐘,海綿每周更換。垃圾桶加蓋并遠離操作區(qū),每日清理殘渣。
日常需注意保持廚房通風干燥,避免寵物進入操作區(qū)。外出就餐選擇衛(wèi)生評級良好的餐廳,慎食生冷食品。出現(xiàn)嘔吐、腹瀉等疑似中毒癥狀時,保留可疑食物樣本并及時就醫(yī)。特殊人群如孕婦、嬰幼兒及免疫力低下者應嚴格遵循食品安全規(guī)范,必要時進行專業(yè)營養(yǎng)咨詢。
相關(guān)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