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樹根的常見用法有哪些
小青樹根常見用法主要有煎湯內服、外敷患處、泡酒飲用、配伍入藥、制作藥膳等。
1、煎湯內服
將小青樹根切片后加水煎煮,取藥液分次服用,可用于緩解風濕關節(jié)痛、跌打損傷引起的局部腫痛。煎煮時間建議控制在30-40分鐘,避免有效成分過度揮發(fā)。胃腸功能較弱者宜飯后溫服,減少對胃黏膜的刺激。
2、外敷患處
新鮮小青樹根搗爛成泥狀,或干品研粉后用醋調敷,可直接作用于皮膚紅腫、瘡癰未潰部位。外敷時需保持敷料濕潤,每日更換1-2次。皮膚破損或過敏體質者慎用,外敷后出現灼熱感應立即停用并用清水沖洗。
3、泡酒飲用
取干燥小青樹根200克浸泡于50度以上白酒1000毫升中,密封避光存放15-30天后過濾飲用。每日用量不超過50毫升,適用于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肢體麻木。高血壓患者及酒精過敏者禁用,服用期間忌食生冷。
4、配伍入藥
常與當歸、川芎等藥材配伍增強活血功效,或配伍黃柏、苦參加強清熱燥濕作用。典型方劑如小青根湯可改善濕熱下注引起的白帶異常。需由中醫(yī)師根據體質辨證調配,避免自行組合引發(fā)藥性相克。
5、制作藥膳
可取15克干品與豬骨同燉,或與薏苡仁、赤小豆煮粥食用,適合長期調理關節(jié)不利。藥膳烹調時應控制鹽分添加,慢性腎病患者需調整食材比例。建議每周食用2-3次,持續(xù)食用1個月后間隔1周再繼續(xù)。
使用小青樹根前應咨詢中醫(yī)師明確體質適應性,孕婦及經期女性禁用。新鮮根莖需徹底清洗去除泥土雜質,干品儲存需防潮防蛀。出現惡心、皮疹等不良反應應立即停用。治療期間應配合適度關節(jié)活動,避免久坐久站,注意患處保暖,飲食宜清淡少油膩,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