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竹茹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苦竹茹具有清熱化痰、除煩止嘔、安胎等功效,主要用于痰熱咳嗽、胃熱嘔吐、胎動不安等癥狀。苦竹茹是禾本科植物苦竹的莖稈除去外皮后刮出的中間層,其藥用價值在中醫(yī)臨床中有廣泛應用。
1、清熱化痰
苦竹茹性微寒,歸肺經(jīng),能清化熱痰。對于痰熱壅肺引起的咳嗽痰黃、黏稠難咯、胸悶氣促等癥狀有緩解作用。常與黃芩、瓜蔞等藥物配伍使用,如清氣化痰丸?,F(xiàn)代研究表明,苦竹茹中的活性成分對呼吸道炎癥有抑制作用。
2、除煩止嘔
苦竹茹歸胃經(jīng),可清胃熱、降逆氣。適用于胃熱引起的嘔吐酸苦、脘腹脹滿、噯氣等癥狀。臨床常與黃連、陳皮等配伍,如黃連溫膽湯。對于妊娠嘔吐或化療后嘔吐,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也有一定效果。
3、安胎
苦竹茹具有清熱安胎作用,能緩解胎熱引起的胎動不安、陰道少量出血等癥狀。常與苧麻根、黃芩等配伍使用,如保產(chǎn)無憂散。需注意妊娠期用藥須嚴格遵醫(yī)囑,不可自行服用。
4、涼血止血
苦竹茹兼有涼血止血功效,可用于血熱妄行導致的鼻衄、牙齦出血等癥狀。常與白茅根、生地黃等配伍,但止血作用較弱,嚴重出血時需配合其他止血藥物。
5、鎮(zhèn)靜作用
苦竹茹中的竹茹多糖等成分具有一定鎮(zhèn)靜效果,可輔助改善心煩失眠、焦慮不安等癥狀。常與酸棗仁、茯苓等安神藥物配伍使用,如竹茹溫膽湯。
使用苦竹茹時需注意,脾胃虛寒者慎用,可能加重腹痛腹瀉癥狀。煎煮時建議用紗布包煎以避免刺激咽喉。日常可配合百合、蓮子等食材煲湯,但不宜過量長期服用。若出現(xiàn)惡心、皮疹等不良反應應立即停用并就醫(yī)。孕婦、兒童等特殊人群使用前必須咨詢中醫(y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