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虱病是怎么得的
陰虱病主要由陰虱寄生引起,傳播途徑包括性接觸傳播、密切接觸傳播和間接接觸傳播。陰虱病可能與衛(wèi)生條件差、性伴侶感染、共用衣物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會陰瘙癢、皮膚紅斑等癥狀。
1、性接觸傳播
性接觸是陰虱病最主要的傳播方式。陰虱通過性行為時皮膚直接接觸,從感染者轉移到健康者。陰虱在毛發(fā)根部產卵,導致局部瘙癢和皮膚刺激。避免不安全性行為可降低感染風險。若出現癥狀,需及時就醫(yī)并通知性伴侶共同治療。
2、密切接觸傳播
與感染者長時間密切皮膚接觸也可能傳播陰虱,例如同床共寢或親密擁抱。陰虱離開人體后存活時間較短,但密切接觸仍可能造成傳播。家庭成員或同居者中有人感染時,其他人也需檢查并預防性治療。
3、間接接觸傳播
共用被褥、毛巾、衣物等個人物品可能間接傳播陰虱。陰虱或蟲卵可能附著在這些物品上,通過接觸感染他人。保持個人用品專人專用,定期高溫清洗消毒可減少傳播概率。公共場所使用坐便器時也需注意衛(wèi)生。
4、衛(wèi)生條件差
不良衛(wèi)生習慣會增加陰虱感染風險。陰虱在潮濕溫暖環(huán)境中更易存活繁殖。定期清潔會陰部位,更換內衣褲,保持居住環(huán)境干燥整潔有助于預防感染。衛(wèi)生條件差的集體居住環(huán)境更需加強消殺措施。
5、免疫功能低下
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更易感染陰虱且癥狀可能更嚴重。艾滋病患者、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需特別注意防護。這類人群感染后可能出現廣泛性皮疹或繼發(fā)細菌感染,需及時就醫(yī)進行綜合治療。
預防陰虱病需注意個人衛(wèi)生,避免不安全性行為,不與他人共用貼身物品。感染后應及時就醫(yī),遵醫(yī)囑使用撲滅司林霜、馬拉硫磷洗劑等藥物治療,同時對所有接觸過的衣物床品進行高溫消毒。治療期間應避免性接觸直至完全康復,性伴侶需同時接受檢查和治療以防交叉感染。保持會陰部清潔干燥,選擇透氣棉質內衣,有助于預防復發(fā)。若癥狀持續(xù)或加重,應及時復診排除其他皮膚疾病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