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擴張的原因是什么
支氣管擴張可能由感染、免疫缺陷、遺傳因素、氣道阻塞及吸入性損傷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現(xiàn)為慢性咳嗽、大量膿痰、反復咯血等癥狀。
1、感染
反復呼吸道感染是支氣管擴張的常見原因,尤其是兒童期百日咳、麻疹或肺炎未徹底治愈時,病原體持續(xù)破壞支氣管壁彈性纖維和軟骨,導致結構塌陷。銅綠假單胞菌、結核分枝桿菌等慢性感染會引發(fā)局部炎癥反應,促使黏液分泌增多并形成痰栓,進一步加重氣道損傷。治療需根據(jù)痰培養(yǎng)結果選用敏感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分散片,配合體位引流促進排痰。
2、免疫缺陷
原發(fā)性或繼發(fā)性免疫球蛋白缺乏會削弱呼吸道防御能力,增加細菌定植概率。常見于低丙種球蛋白血癥、艾滋病等疾病,患者因抗體生成不足無法有效清除病原體,導致感染反復發(fā)作。免疫球蛋白替代療法可減少急性加重頻率,日常需接種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預防感染。
3、遺傳因素
囊性纖維化是歐美國家支氣管擴張的主要遺傳病因,因CFTR基因突變導致黏液過度黏稠,阻塞小氣道并引發(fā)慢性感染。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癥患者因蛋白酶抑制劑不足,肺組織易被中性粒細胞彈性蛋白酶破壞。基因檢測可明確診斷,需長期使用胰酶腸溶膠囊補充治療。
4、氣道阻塞
腫瘤、異物或淋巴結壓迫造成局部支氣管狹窄時,遠端氣道分泌物排出受阻,繼發(fā)細菌感染后破壞管壁結構。支氣管結核愈合過程中的瘢痕收縮也可導致局限性擴張。需通過支氣管鏡解除阻塞,必要時行支氣管動脈栓塞術控制大咯血。
5、吸入性損傷
長期暴露于有毒氣體、粉塵或胃酸反流會直接損傷氣道黏膜,化學性肺炎可進展為支氣管擴張。職業(yè)性接觸硅塵、氯氣的人群需加強防護,胃食管反流患者應使用奧美拉唑腸溶膠囊抑制胃酸,睡眠時抬高床頭避免誤吸。
支氣管擴張患者需每日堅持體位引流和呼吸訓練,保持室內濕度在40%-60%以減少痰液黏稠度。飲食宜高蛋白、高熱量,適量補充維生素D和鋅以增強免疫力。急性加重期出現(xiàn)發(fā)熱、痰量增多或咯血時須及時就醫(yī),避免自行使用鎮(zhèn)咳藥抑制排痰。定期進行肺功能檢查和胸部CT評估病情進展,重度者可考慮肺移植手術。
相關推薦









為你推薦
科普文章
短視頻
科普文章
短視頻
特色醫(yī)院
熱門問題
專家答疑
生活問答
- 1 什么是支氣管擴張
- 2 支氣管擴張是怎么得的
- 3 支氣管擴張什么引起的
- 4 支氣管擴張是咱形成的
- 5 支氣管擴張是怎么引起的
- 6 支氣管擴張是怎樣形成的
- 7 如何確定支氣管擴張
- 8 支氣管擴張是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