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膿腫患者有哪些注意事項
肛周膿腫患者需保持局部清潔干燥、避免久坐壓迫、調整飲食結構、規(guī)范用藥及及時復查。肛周膿腫是肛管直腸周圍軟組織感染形成的化膿性疾病,多由細菌感染引起。
1、清潔護理
每日用溫水或稀釋高錳酸鉀溶液坐浴2-3次,每次10-15分鐘,水溫控制在40℃以下。排便后需用柔軟紙巾從前往后輕柔擦拭,或使用刺激性濕巾。穿透氣棉質內褲并每日更換,避免局部潮濕滋生細菌。
2、體位管理
避免連續(xù)久坐超過1小時,可使用中空坐墊減輕肛周壓力。睡眠時選擇側臥位減少患處受壓,術后患者需遵醫(yī)囑保持俯臥位促進引流。禁止騎自行車、摩托車等擠壓肛周的活動。
3、飲食控制
每日飲水1500-2000毫升,增加芹菜、燕麥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攝入。忌食辣椒、酒精等刺激性食物,限制油炸食品及甜膩糕點。腹瀉或便秘均需及時調整飲食,必要時服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調節(jié)腸道功能。
4、藥物使用
遵醫(yī)囑使用頭孢克肟分散片抗感染,疼痛明顯時可短期服用對乙酰氨基酚片。局部涂抹莫匹羅星軟膏預防繼發(fā)感染,排便困難者可用開塞露輔助。禁止自行使用糖皮質激素類藥膏。
5、病情監(jiān)測
每日觀察體溫及膿液性狀變化,若出現(xiàn)38℃以上發(fā)熱或膿液呈暗綠色需立即就醫(yī)。術后患者需按醫(yī)囑換藥,引流條脫落或創(chuàng)面滲血超過5毫升應及時處理。定期復查肛門鏡評估愈合情況。
肛周膿腫患者應建立規(guī)律作息,保證7-8小時睡眠促進組織修復。康復期可進行提肛運動鍛煉盆底肌,每日3組每組15次。注意觀察是否出現(xiàn)肛瘺征兆如反復腫痛、滲液等,術后3個月內避免重體力勞動和劇烈運動。合并糖尿病者需嚴格控制血糖,妊娠期患者應在產(chǎn)科指導下制定護理計劃。所有治療措施需在醫(yī)生指導下個體化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