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是用于預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生物制劑,主要成分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接種后可刺激機體產(chǎn)生保護性抗體,降低感染風險,適用于新生兒、高危人群及未感染者。
1、疫苗類型
目前國內使用的乙肝疫苗包括重組酵母乙肝疫苗和重組CHO細胞乙肝疫苗兩種。重組酵母乙肝疫苗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導入酵母菌表達制成,接種后不良反應較少。重組CHO細胞乙肝疫苗采用中國倉鼠卵巢細胞表達系統(tǒng)生產(chǎn),免疫原性較強,適合免疫功能低下者。
2、接種程序
標準接種程序為0-1-6月三針法,新生兒需在出生24小時內完成首針接種。成人未接種者可按相同程序補種,高危人群如醫(yī)務人員建議檢測抗體水平后決定是否需要加強免疫。早產(chǎn)兒或低體重兒需按校正月齡接種,免疫缺陷者可能需要增加劑量或次數(shù)。
3、免疫機制
疫苗中的乙肝表面抗原進入人體后,會被抗原呈遞細胞識別并激活B淋巴細胞,產(chǎn)生特異性抗體和記憶細胞。當真正接觸乙肝病毒時,記憶細胞可快速增殖分化,產(chǎn)生大量中和抗體阻止病毒感染肝細胞。全程接種后保護率可達90%以上,免疫記憶可持續(xù)數(shù)十年。
4、適用人群
所有新生兒均應接種,其他推薦人群包括醫(yī)務人員、血液透析患者、乙肝病毒攜帶者的家庭成員、多性伴侶者等高風險群體。免疫功能正常者無年齡上限,但老年人接種后應檢測抗體應答。妊娠期婦女接種安全性已獲證實,哺乳期也可正常接種。
5、注意事項
接種前無須常規(guī)篩查乙肝標志物,但已知感染者接種無效。常見不良反應為接種部位紅腫疼痛,偶見低熱乏力。對酵母過敏者禁用酵母疫苗,可改用CHO細胞疫苗。接種后1-2個月可檢測抗-HBs水平,抗體滴度不足者可補種1-3針。免疫功能受損者可能需要更高劑量或更頻接種。
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種后,建議保持規(guī)律作息和均衡飲食,適當增加優(yōu)質蛋白攝入幫助抗體生成。避免酗酒和濫用藥物減輕肝臟負擔,高危職業(yè)暴露后應及時檢查抗體水平。日常注意個人衛(wèi)生管理,不與他人共用剃須刀等可能接觸血液的物品。若接種后出現(xiàn)持續(xù)高熱或嚴重過敏反應需及時就醫(yī)。
相關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