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炎診斷標準是什么
陰道炎的診斷標準主要依據臨床癥狀、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結果綜合判斷,常見類型包括細菌性陰道病、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和滴蟲性陰道炎。
1、臨床癥狀
陰道炎患者通常表現為外陰瘙癢、灼熱感,陰道分泌物增多且性狀異常。細菌性陰道病分泌物多呈灰白色、稀薄狀并帶有魚腥味。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分泌物常為白色凝乳狀或豆腐渣樣。滴蟲性陰道炎分泌物多為黃綠色泡沫狀。部分患者可能伴有排尿疼痛或性交不適等癥狀。
2、體格檢查
婦科檢查可見陰道黏膜充血水腫,分泌物附著于陰道壁。細菌性陰道病陰道黏膜通常無明顯充血。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可見外陰紅腫、皸裂及白色膜狀物覆蓋。滴蟲性陰道炎可見宮頸點狀出血,形成特征性草莓樣宮頸外觀。
3、實驗室檢查
陰道分泌物pH值檢測是重要指標,細菌性陰道病pH值多超過4.5。胺試驗陽性提示細菌性陰道病。顯微鏡檢查發(fā)現線索細胞可確診細菌性陰道病,發(fā)現假絲酵母菌芽生孢子或假菌絲可診斷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檢出滴蟲則可確診滴蟲性陰道炎。必要時可進行陰道分泌物培養(yǎng)。
4、鑒別診斷
需與萎縮性陰道炎、過敏性陰道炎等非感染性陰道炎相鑒別。萎縮性陰道炎多見于絕經后女性,表現為陰道干澀、性交痛。過敏性陰道炎常有接觸過敏原史,表現為突發(fā)性外陰紅腫瘙癢。宮頸炎、盆腔炎等鄰近器官炎癥也可能引起類似癥狀。
5、診斷流程
完整的診斷流程包括詳細詢問病史、全面體格檢查、規(guī)范采集陰道分泌物標本。根據臨床表現初步判斷可能的病原體類型,針對性選擇實驗室檢查項目。對于反復發(fā)作或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應考慮進行藥物敏感性試驗或更全面的病原學檢查。
陰道炎患者應注意保持外陰清潔干燥,避免過度清洗破壞陰道微環(huán)境。選擇棉質透氣內褲,避免穿緊身褲。治療期間應避免性生活,必要時性伴侶需同步治療。飲食上應減少辛辣刺激性食物攝入,適量補充含乳酸菌的發(fā)酵乳制品有助于維持陰道菌群平衡。癥狀持續(xù)或加重時應及時復診,避免自行用藥導致病情遷延。
相關推薦
01:47
01:07
01:40
01:31
03:36
為你推薦
科普文章
短視頻
科普文章
短視頻
特色醫(yī)院
熱門問題
專家答疑
生活問答
- 1 陰道炎有哪些
- 2 陰道炎什么引起的
- 3 陰道炎癥是怎樣造成的
- 4 陰道炎是怎樣產生的呢
- 5 陰道炎癥怎么引起的
- 6 陰道炎怎么引起的
- 7 陰道炎由什么引起
- 8 什么是陰道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