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里有息肉的危害
子宮息肉可能引起異常子宮出血、不孕或流產,少數情況下存在惡變風險。子宮息肉是子宮內膜局部過度增生形成的贅生物,危害主要有異常出血、生育障礙、繼發(fā)感染、貧血、惡變傾向等。

1、異常出血
子宮息肉最常見的危害是導致月經周期紊亂,表現為經期延長、經量增多或非經期不規(guī)則出血。息肉表面血管豐富且質地脆弱,容易在月經期或同房后發(fā)生破損出血。長期反復出血可能干擾正常生活,部分患者會出現頭暈乏力等失血癥狀。
2、生育障礙
位于宮頸管或宮腔的息肉可能阻礙精子通過,影響受精卵著床。臨床發(fā)現約15%的不孕癥患者合并子宮息肉,切除后妊娠率顯著提升。妊娠期若存在較大息肉,可能增加早期流產或胎盤異常風險,這與息肉引發(fā)的宮腔環(huán)境改變有關。
3、繼發(fā)感染
息肉組織壞死或出血后可能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誘發(fā)子宮內膜炎等婦科炎癥?;颊呖赡艹霈F下腹墜痛、分泌物異味等癥狀,需警惕炎癥上行感染導致輸卵管粘連。合并感染的息肉需先控制炎癥再行手術治療。
4、慢性貧血
長期經量過多會導致鐵元素大量流失,引發(fā)缺鐵性貧血?;颊呖赡艹霈F面色蒼白、心悸氣短等表現,血液檢查顯示血紅蛋白低于正常值。這種情況需同時治療息肉和補充鐵劑,常用藥物包括多糖鐵復合物膠囊、蛋白琥珀酸鐵口服溶液等。
5、惡變傾向
絕經后出現的息肉或快速增長息肉存在惡變可能,病理類型多為子宮內膜息肉樣腺癌。這類患者常伴陰道排液、消瘦等癥狀,超聲顯示息肉血供豐富。雖然惡變概率不足5%,但建議直徑超過1厘米的息肉盡早切除并送病理檢查。
發(fā)現子宮息肉后建議每3-6個月復查超聲監(jiān)測變化,避免劇烈運動減少出血風險。日常保持會陰清潔,經期勤換衛(wèi)生用品。飲食注意補充瘦肉、動物肝臟等富鐵食物,術后患者需禁盆浴1個月。出現持續(xù)出血或腹痛加重時需及時就診,藥物治療可選用黃體酮膠囊、地屈孕酮片等調節(jié)內膜生長,但藥物無法消除已形成的息肉。
相關推薦
01:33
02:16
02:24
02:35
02:43
為你推薦
科普文章
短視頻
科普文章
短視頻
熱門問題
專家答疑
生活問答
- 1 子宮息肉是怎么引起的?
- 2 什么叫子宮息肉
- 3 什么是子宮息肉
- 4 子宮息肉是怎么引起有哪些呢
- 5 什么是子宮息肉?
- 6 如何避免子宮息肉呢
- 7 子宮息肉是怎么引起的
- 8 子宮息肉如何引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