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在身體的哪個部位
肛門屬于消化系統(tǒng)的最末端,是消化系統(tǒng)與體外相通的開口。肛門處因為終年見不到陽光,常常會發(fā)痔瘡、肛裂、肛瘺、肛門水腫等疾病。所以要做好保護,要防止肛周損傷,常做提肛運動,重視排便衛(wèi)生,避免席地而坐,也要注意戒除不良習慣。
肛門及其周圍,位于人體的“陰暗”角落,終年見不到陽光,又要不斷排泄機體廢物。若不注意衛(wèi)生,易導致細菌滋生,加之走路、跑跳時,對局部反復進行磨擦,故極易引發(fā)痔瘡。所以要注意做好保護工作,那么肛門在身體的哪個部位?
肛門在中醫(yī)學中被稱為“魄門”,它屬于消化系統(tǒng)的最末端,是消化系統(tǒng)與體外相通的開口。在平時時肛門是緊閉的,呈一前后的縱列,當排便時它會擴張呈圓形,直徑大概是2-3cm左右。男性患者肛門與陰囊相連,女性患者肛門與陰道、尿道口相毗鄰。肛門的主要作用就是排出體內(nèi)的濁氣、廢物以及糞便。因此肛門需要經(jīng)常清洗,并且常常好發(fā)痔瘡、肛裂、肛瘺、肛門水腫等疾病。
1.防止肛周損傷
便后應使用專用的衛(wèi)生紙,防止損傷肛周皮膚和感染細菌。
2.常做提肛運動
每天做1-2次提肛運動(即肛門肌肉一收一縮的活動,每次做40-60次??刹扇∽恕⒄咀?、仰臥位,或胸膝部貼床、臀部抬高的姿勢),對促進肛周血液循環(huán)、防治痔瘡與脫肛等有良好功效。
3.重視排便衛(wèi)生
養(yǎng)成每日1-2次定時排便的習慣(每天晨起一次大便最好),出現(xiàn)便意時應及時排便,不要憋便,這有利于保持大便通暢,促進肛周靜脈回流,減少與防止痔瘡等病的發(fā)生。每次大便后,宜用溫水清洗肛門。
4.避免席地而坐
防止寒濕侵襲,泥土污染和昆蟲等叮咬,防止癤腫、痔瘡誘發(fā)與感染、潰爛等加重。
5.戒除不良習慣
戒除不良習慣,如戒煙、少飲酒,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吃高脂肪、煎炸、熏烤以及酸澀、太硬等不易消化食品,食物不宜太咸,防止與減少脫肛、便血和直腸癌的發(fā)生。
相關推薦







為你推薦
科普文章
短視頻
科普文章
短視頻
特色醫(yī)院
熱門問題
專家答疑
生活問答
- 1 常見腸炎有哪些腸炎?
- 2 常見腸炎有哪些腸炎
- 3 怎么知道自己是否腸炎
- 4 腸炎是怎么形成的
- 5 突然腸炎怎么引起的
- 6 什么叫腸炎
- 7 什么能引起腸炎
- 8 有了腸炎怎么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