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胎盤如何治療
前置胎盤可通過臥床休息、藥物治療、輸血治療、宮頸環(huán)扎術、剖宮產等方式治療。前置胎盤通常由子宮內膜損傷、胎盤異常、多胎妊娠、剖宮產史、高齡妊娠等因素引起。
1、臥床休息
前置胎盤患者出現陰道流血癥狀時需絕對臥床休息,避免劇烈運動或體力勞動。臥床時建議采取左側臥位,有助于改善子宮胎盤血液循環(huán)。日常需避免增加腹壓的動作,如咳嗽、打噴嚏時可輕按腹部減輕沖擊。密切觀察陰道流血量和顏色變化,若出血量增多或伴隨腹痛需立即就醫(yī)。
2、藥物治療
前置胎盤合并宮縮時可使用硫酸鎂注射液抑制宮縮,延長孕周。貧血患者可遵醫(yī)囑服用琥珀酸亞鐵片補充鐵劑,嚴重出血時需靜脈注射人血白蛋白維持血漿滲透壓。使用鹽酸利托君片等宮縮抑制劑時需監(jiān)測心率變化,妊娠34周后需評估停藥時機。所有藥物均需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禁止自行調整劑量。
3、輸血治療
當前置胎盤引發(fā)大出血導致血紅蛋白低于70g/L時,需緊急輸注紅細胞懸液糾正貧血。輸血前需完善血型鑒定和交叉配血試驗,輸血過程中監(jiān)測有無發(fā)熱、皮疹等輸血反應。對于稀有血型孕婦,建議提前儲備自體血或聯系血站協調血源。反復出血患者可能需多次輸血維持血紅蛋白在80g/L以上。
4、宮頸環(huán)扎術
邊緣性前置胎盤合并宮頸機能不全時,妊娠14-18周可考慮行宮頸環(huán)扎術。手術采用腰硬聯合麻醉,用不可吸收縫線環(huán)形縫合宮頸內口,術后需預防性使用頭孢呋辛酯片預防感染。該手術可降低流產和早產概率,但完全性前置胎盤患者禁用。術后需定期超聲監(jiān)測胎盤位置變化。
5、剖宮產
完全性前置胎盤患者需在妊娠36-37周擇期行剖宮產終止妊娠,手術需由經驗豐富的產科團隊實施。術前需備足紅細胞和血漿,采用子宮下段橫切口避開胎盤位置。對于胎盤植入高風險者,可能需行子宮動脈栓塞術或子宮切除術。新生兒科醫(yī)生需到場處理早產兒并發(fā)癥。
前置胎盤孕婦需保持外陰清潔,每日用溫水清洗會陰部,勤換衛(wèi)生巾預防感染。飲食應選擇高蛋白、高鐵食物如瘦肉、動物肝臟、菠菜等,配合維生素C促進鐵吸收。避免性生活及陰道檢查,定期產檢監(jiān)測胎兒發(fā)育情況。出現突發(fā)性大量出血、持續(xù)性腹痛或胎動異常時,需立即平臥并呼叫急救車轉運。
相關推薦










為你推薦
科普文章
短視頻
科普文章
短視頻
熱門問題
專家答疑
生活問答
- 1 前置胎盤怎么引起的
- 2 前置胎盤有什么反應嗎
- 3 前置胎盤應該注意什么
- 4 前置胎盤是怎樣造成的
- 5 什么是前置胎盤?
- 6 什么是前置胎盤
- 7 前置胎盤如何處理
- 8 前置胎盤是否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