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穿孔如何治療
胃穿孔可通過禁食胃腸減壓、藥物治療、內鏡下修補、腹腔鏡手術、開腹手術等方式治療。胃穿孔通常由消化性潰瘍、外傷、胃癌等因素引起,表現(xiàn)為突發(fā)上腹劇痛、腹膜刺激征等癥狀。
1、禁食胃腸減壓
胃穿孔確診后需立即禁食,通過鼻胃管進行胃腸減壓,減少胃酸和消化液對穿孔部位的刺激。同時靜脈補充營養(yǎng)和電解質,維持機體代謝需求。此措施適用于穿孔較小、腹腔污染較輕的早期病例,為后續(xù)治療創(chuàng)造條件。
2、藥物治療
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腸溶片可抑制胃酸分泌,抗生素如頭孢呋辛酯片控制腹腔感染。需配合黏膜保護劑如膠體果膠鉍膠囊促進創(chuàng)面修復。藥物治療主要針對潰瘍性穿孔且無嚴重腹膜炎者,治療期間需密切監(jiān)測生命體征。
3、內鏡下修補
對于直徑小于2厘米的穿孔,可采用內鏡下金屬夾閉合術或生物蛋白膠封閉術。該方法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但要求穿孔邊緣組織血供良好且無惡性腫瘤跡象。術后仍需配合抑酸治療和抗感染治療4-6周。
4、腹腔鏡手術
腹腔鏡下穿孔修補術適用于大多數(shù)胃穿孔病例,通過3-4個小切口完成穿孔縫合和大網(wǎng)膜覆蓋。手術可同時探查腹腔清潔程度,進行充分沖洗引流。具有術后疼痛輕、腸功能恢復快的優(yōu)勢,是當前首選手術方式。
5、開腹手術
對于穿孔超過24小時、腹腔感染嚴重或疑似胃癌的病例,需行開腹手術。除穿孔修補外,可能需實施胃大部切除術或根治性胃癌手術。術后需放置多根引流管,加強抗感染和營養(yǎng)支持治療,住院時間相對較長。
胃穿孔患者治療后應保持清淡飲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規(guī)律服用抑酸藥物6-8周??祻推陂g注意少食多餐,戒煙戒酒,定期復查胃鏡。出現(xiàn)腹痛加重、發(fā)熱等癥狀需及時復診。長期胃部不適者應排查幽門螺桿菌感染,預防潰瘍復發(fā)。
相關推薦
02:51
02:30
02:35
02:17
0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