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傳播途徑有幾種
手足口病主要通過密切接觸傳播、飛沫傳播、糞口傳播、接觸污染物傳播和母嬰垂直傳播五種途徑傳播。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常見于5歲以下兒童,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熱、口腔皰疹和手足皮疹。
1、密切接觸傳播
患者皰疹液、唾液、糞便等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毒,直接接觸患者皮膚或黏膜可能導致感染。家長需注意避免兒童與患者共用餐具、玩具等物品,接觸患者后要及時洗手消毒?;純簯蛹腋綦x至癥狀完全消失,通常需要7-10天。
2、飛沫傳播
患者咳嗽、打噴嚏時產(chǎn)生的飛沫可能攜帶病毒,在1米范圍內通過呼吸道傳播。在托幼機構等人員密集場所容易造成聚集性疫情。建議保持室內通風,患者佩戴口罩,健康兒童避免近距離接觸患者。
3、糞口傳播
病毒通過糞便排出體外,污染環(huán)境后經(jīng)口攝入感染。嬰幼兒換尿布時不規(guī)范操作、如廁后不洗手都可能傳播病毒。家長需做好患兒糞便消毒處理,使用含氯消毒劑清潔被污染物品,培養(yǎng)兒童飯前便后洗手習慣。
4、接觸污染物傳播
病毒可在玩具、門把手等物體表面存活數(shù)天,接觸被污染物品后再觸摸口鼻可能感染。托幼機構應每日對玩具、桌椅等進行消毒,家庭要注意定期清潔兒童常接觸物品。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劑可有效滅活病毒。
5、母嬰垂直傳播
孕婦感染腸道病毒可能通過胎盤或分娩過程傳染給新生兒。孕期出現(xiàn)發(fā)熱、皮疹等癥狀應及時就醫(yī),新生兒出生后要密切觀察有無嗜睡、喂養(yǎng)困難等重癥表現(xiàn)。哺乳期母親患病應暫停母乳喂養(yǎng),做好手部衛(wèi)生。
預防手足口病需注意個人衛(wèi)生,勤洗手、勤通風、勤消毒。流行季節(jié)避免帶兒童去人群密集場所,托幼機構要做好晨檢和消毒工作。目前EV71型滅活疫苗可預防重癥手足口病,建議6月齡-5歲兒童接種。出現(xiàn)持續(xù)高熱、精神差、肢體抖動等重癥表現(xiàn)應立即就醫(y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