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宮腔鏡檢查
宮腔鏡檢查是一種通過宮腔鏡觀察子宮內部情況的微創(chuàng)檢查方法,主要用于診斷和治療子宮腔內病變。

1、檢查原理
宮腔鏡是一種細長的光學儀器,通過陰道和宮頸自然通道進入宮腔,無需手術切口。鏡體前端配備光源和攝像頭,可將宮腔內圖像放大并傳輸至顯示器,醫(yī)生能清晰觀察子宮內膜、輸卵管開口等結構。檢查時可同步進行生理鹽水灌注,擴張宮腔便于觀察。
2、適應病癥
該檢查適用于異常子宮出血、不孕癥、反復流產(chǎn)的病因排查,能明確診斷子宮內膜息肉、子宮黏膜下肌瘤、宮腔粘連、子宮內膜增生等疾病。對于可疑子宮內膜癌的患者,可在鏡下定位取材活檢。部分先天性子宮畸形如縱隔子宮,也需通過宮腔鏡確診。
3、術前準備
檢查通常安排在月經(jīng)干凈后3-7天,此時子宮內膜較薄利于觀察。需提前進行白帶常規(guī)、血常規(guī)、傳染病篩查等化驗,排除急性生殖道炎癥。術前3天禁止性生活,檢查當日排空膀胱。高血壓患者需控制血壓穩(wěn)定,糖尿病患者應調整血糖至安全范圍。
4、操作過程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消毒后置入陰道窺器。宮頸局部麻醉后,用擴宮棒輕柔擴張宮頸管,隨后插入宮腔鏡。灌注系統(tǒng)持續(xù)注入膨宮液維持宮腔擴張,醫(yī)生按順序檢查宮底、前后壁、雙側角部及輸卵管開口,可疑病變處可進行活檢或直接治療。
5、術后護理
檢查后可能出現(xiàn)輕微下腹墜脹或少量出血,通常1-3天自行緩解。術后2周內避免盆浴、游泳及性生活,預防感染。如出現(xiàn)發(fā)熱、劇烈腹痛或出血量超過月經(jīng)量需及時就醫(yī)。取活檢者需等待病理報告,根據(jù)結果決定后續(xù)治療方案。
宮腔鏡檢查后建議保持外陰清潔,每日用溫水清洗會陰部。1個月內避免劇烈運動和重體力勞動,飲食宜清淡富含優(yōu)質蛋白,如雞蛋、魚肉等促進內膜修復。術后首次月經(jīng)來潮后需復查,評估子宮內膜恢復情況。有生育需求者可在醫(yī)生指導下科學備孕。
相關推薦
03:25
01:58
01:59
01:59
0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