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原位癌
原位癌是指癌細胞局限于上皮層內未突破基底膜的早期癌變狀態(tài),屬于癌癥最早期階段,主要包括乳腺導管原位癌、宮頸原位癌、皮膚原位癌等類型。
1、病理特征
原位癌的癌細胞未發(fā)生浸潤性生長,組織結構仍保持原有層次。顯微鏡下可見細胞異型性明顯,核分裂象增多,但基底膜完整無破壞。這種局限性病變通過規(guī)范治療治愈率可達95%以上,通常無須進行全身性治療。
2、常見類型
乳腺導管原位癌表現為乳腺導管內異常細胞增殖;宮頸原位癌與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相關;皮膚原位癌多見于長期日光暴露部位。不同部位原位癌發(fā)展速度存在差異,皮膚原位癌可能數年不進展,而宮頸原位癌未經治療可能3-10年發(fā)展為浸潤癌。
3、診斷方法
主要通過組織活檢確診,乳腺采用鉬靶結合穿刺活檢,宮頸通過陰道鏡活檢,皮膚依靠病理檢查。影像學檢查如超聲、核磁共振有助于評估病變范圍,腫瘤標志物檢測通常無明顯異常。
4、治療原則
手術切除是主要治療方式,乳腺可采用保乳手術,宮頸實施錐切術,皮膚進行莫氏手術。部分患者需配合局部放療,如乳腺導管原位癌術后放療可降低復發(fā)概率。極少需要化療,但需根據病理分級制定個體化方案。
5、預后管理
治療后需定期隨訪監(jiān)測,乳腺患者每年進行乳腺檢查,宮頸患者每3-6個月復查TCT和HPV。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吸煙、過量飲酒等危險因素。出現異常出血、皮膚新發(fā)斑塊等癥狀應及時復查。
確診原位癌后應保持規(guī)律作息,每天保證7-8小時睡眠,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飲食注意增加深色蔬菜和全谷物攝入,限制加工肉類。術后患者可進行上肢功能鍛煉預防淋巴水腫,定期心理評估有助于緩解焦慮情緒。嚴格遵循醫(yī)囑復查是預防復發(fā)轉移的關鍵措施。
相關推薦








為你推薦
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
特色醫(yī)院
熱門問題
專家答疑
- 1 腦部腫瘤包括哪些腫瘤?
- 2 腦腫瘤是顱內腫瘤嗎?
- 3 腫瘤是怎么形成的呢?
- 4 腫瘤怎么引起的
- 5 什么是腫瘤
- 6 腫瘤指標高是腫瘤引起的嗎
- 7 腫瘤是怎么形成的?
- 8 腫瘤是如何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