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吃中藥有用嗎
頸椎病患者服用中藥可能有一定緩解作用,但需結合具體病情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中藥治療頸椎病的作用機制主要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絡、祛風除濕、補益肝腎、調和氣血等。
1、活血化瘀類
血府逐瘀膠囊可改善椎動脈型頸椎病引起的頭暈目眩,其成分柴胡、當歸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頸復康顆粒含有羌活、川芎等成分,對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導致的頸肩疼痛有緩解作用。丹參注射液通過靜脈給藥可減輕脊髓型頸椎病患者的肢體麻木癥狀。
2、舒筋通絡類
舒筋活血片適用于長期伏案工作導致的頸肌勞損,內含伸筋草、雞血藤等成分可松弛肌肉痙攣。天麻鉤藤顆粒對交感神經(jīng)型頸椎病引發(fā)的心悸失眠有效,天麻素能調節(jié)自主神經(jīng)功能。葛根湯顆粒通過解肌發(fā)表作用緩解風寒型頸項強痛。
3、祛風除濕類
獨活寄生丸對潮濕環(huán)境加重的頸椎病有效,獨活、桑寄生可祛除關節(jié)濕邪。風濕骨痛膠囊含制川烏、麻黃,適合遇冷加重的頸肩痛患者。追風透骨丸能改善晨僵明顯的頸椎退行性病變。
4、補益肝腎類
壯骨關節(jié)丸適用于中老年肝腎不足型頸椎病,淫羊藿、骨碎補可延緩椎間盤退化。六味地黃丸對伴有耳鳴腰酸的頸椎病患者有益,可通過滋腎陰改善供血。龜鹿補腎丸能緩解椎動脈供血不足導致的頭暈乏力。
5、調和氣血類
歸脾丸適合氣血兩虛型頸椎病,黃芪、龍眼肉可增強頸部肌肉耐力。八珍顆粒對術后頸椎病患者恢復有幫助,通過雙補氣血促進組織修復。十全大補丸能改善長期慢性頸椎病導致的體質虛弱。
頸椎病患者除中藥治療外,應避免長時間低頭,使用符合人體工學的枕頭,定期進行頸部米字操鍛煉。急性發(fā)作期可配合牽引理療,嚴重神經(jīng)壓迫者需考慮手術治療。日常注意頸部保暖,適度游泳鍛煉增強頸背肌群力量,飲食多補充含鈣食物如牛奶、豆制品。中藥調理期間應定期復查,避免自行增減藥量或長期服用同種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