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舊性心肌梗死的中醫(yī)辨證治療

陳舊性心肌梗死的中醫(yī)辨證治療:本病主要是因為心氣虛,心氣虛進一步發(fā)展為心陽虛,嚴重者出現陽脫或亡陽,甚至陰陽俱竭。
也有出現氣陰兩虛者。
標實主要是血瘀,可伴有寒凝、痰阻、氣滯、氣虛血瘀是本病的基本病理。
因此,益氣活血便是本病的基本治法,然后再根據病情發(fā)展到不同階段的舌脈證候進行辨證論治,給予不同的治法。
在一般情況下,中醫(yī)將急性心肌梗塞分三個階段進行治療。
? ? (1)氣虛血瘀階段:一般發(fā)病5天以內,也有從發(fā)病24小時后轉化為第二階段的人。
癥狀見胸悶氣短,胸痛背部,痛如錐刺,固定不移,自汗肢冷,倦怠懶語,治療益氣活血,方選圣愈湯加桃四物湯加減,藥用黨參、黃芪、當歸、赤芍、麥冬、五味子、川芎、三七等。
? ? (2)痰濕中阻階段:一般兩周左右,見心胸悶痛、腹脹、口膩納呆、四肢倦怠、大便稀疏、脈弦滑或濕潤,舌苔由白膩轉為厚膩,一周后逐漸轉為黃膩苔,主要用于治療干濕祛痰、芳香化濁。
選用溫膽湯和瓜粉半夏湯,益氣活血。
藥用瓜粉、半夏、陳皮、茯苓、橙實、竹茹、藿香、砂仁、黃芪、當歸、丹參、桃仁、紅花等。
? ? (3)氣陰虧損階段:病后兩周,舌苔由厚膩逐漸變薄變白。
少數病例可見脫苔或舌光無苔的患者,胸痛隱隱, 心煩失眠,頭暈心悸,口渴喜飲,氣短汗出,倦怠懶語,脈多細或弦細,治療益氣養(yǎng)陰,活血通脈。
藥用黃芪、人參、麥冬、五味子、白術、當歸、赤芍、丹參、郁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