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的檢查項目
傳染科編輯
醫(yī)普小新
關(guān)鍵詞: #肝炎
傳染科編輯
醫(yī)普小新
關(guān)鍵詞: #肝炎
一、實驗室檢查

1、血常規(guī):急性肝炎初期白細胞總數(shù)正?;蛏愿撸话悴怀^10×109/L,黃疸期白細胞總數(shù)正?;蛏缘?,淋巴細胞相對增加,偶爾可見異型淋巴細胞。重型肝炎時白細胞可升高,紅細胞下降,血紅蛋白下降。肝炎肝硬化伴脾功能亢進有血小板、紅細胞、白細胞減少的三少現(xiàn)象。
2、尿常規(guī):尿膽紅素和尿膽原的檢查是早期發(fā)現(xiàn)肝炎的簡單有效方法,有助于黃疸的鑒別診斷。肝細胞性黃疸時兩者均為陽性,溶血性黃疸時以原為主,梗阻性黃疸以尿膽紅素為主。深度黃疸或發(fā)熱病人,中除膽紅素陽性外,還可出現(xiàn)蛋白質(zhì)、紅、白細胞或管型。
3、肝功能檢查
二、血清酶測定
1、丙氨酸氨酶(ALT,曾稱為谷丙氨酶GPT):是目前林裝反映肝細胞功能的最常用指標。ALT在肝細胞損傷時釋放出血流。血清ALT上升,肝病診斷的特異性比天冬氨酸氨酶(AST)高。因為其他器官的ALT含量比AST低得多。急性肝炎時ALT明顯上升,AST/ALT通常在1以下,黃疸出現(xiàn)后ALT開始下降。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時,ALT輕度或中度上升或反復異常,AST/ALT通常大于1。比率越高,預后越差,病程中AST/ALT比率越低,提示不損傷肝細胞線粒體,預后越好。重型肝炎患者ALT急速下降,膽紅素不斷上升,膽分離現(xiàn)象顯示肝細胞大量壞死。
2、天冬氨酸轉(zhuǎn)氨酶(AST,曾被稱為谷草轉(zhuǎn)氨酶GOT):該酶心肌含量最高,依次為肝、骨肌、腎、胰。在肝臟中,AST80%存在于肝細胞線粒體中,僅20%存在于細胞漿中。肝病時血清AST上升,與肝病的嚴重程度有關(guān)。病變持續(xù)嚴重時,線粒中AST釋放血流,其值明顯上升。急性肝炎時如果AST持續(xù)在高水平,有轉(zhuǎn)為慢性肝炎的可能。心肌其其他臟器細胞受損時,AST亦升高,應予以鑒別,以免此類疾病被肝炎癥狀所掩蓋。
3、乳酸脫氫酶(LDH):肝病時可顯著升高,但肌病時亦可升高,須配合臨床加以鑒別。
4、Y谷氨酰轉(zhuǎn)子酶(Y—GT):肝炎和肝癌患者明顯上升,膽管堵塞時更加明顯,YGT活性變化與肝病病理變化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5、膽堿酯酶:肝細胞合成,其活性下降表明肝細胞有明顯損傷,其值越低表明病情越重。
6、堿性磷酸酶(ALP或AKP):正常人血清中ALT主要來自肝臟和骨組織,ALP測定主要用于肝病和骨病的臨床診斷。當肝內(nèi)或肝外膽汁排泄受阻時,組織表達的ALP不能排出體而回流入血,導致血清ALP活性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