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消化道出血嚴重嗎

慢性消化道出血是否嚴重需結(jié)合出血量及病因判斷,少量出血可能無明顯癥狀,長期大量出血可能導致貧血甚至休克。慢性消化道出血通常與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食管靜脈曲張、消化道腫瘤等因素有關。
慢性消化道出血若僅為黏膜輕微損傷或小血管滲血,可能僅表現(xiàn)為糞便隱血陽性或間歇性黑便,對日常生活影響較小。這類情況常見于非甾體抗炎藥長期使用、輕度胃炎或小的消化道息肉,通過抑酸治療如奧美拉唑腸溶膠囊、黏膜保護劑如鋁碳酸鎂咀嚼片等藥物干預,配合飲食調(diào)整多可控制。但需警惕長期隱性失血可能引發(fā)缺鐵性貧血,表現(xiàn)為乏力、頭暈等癥狀。
當出血源于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或進展期胃癌時,可能出現(xiàn)嘔血、柏油樣便等顯性出血,血紅蛋白短期內(nèi)急劇下降至60克每升以下,伴隨冷汗、意識模糊等休克前兆。此類情況具有生命危險,需立即內(nèi)鏡下止血或血管介入治療。肝硬化患者合并靜脈曲張出血死亡率較高,消化道腫瘤引起的出血往往提示病情已進入中晚期。
建議慢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定期監(jiān)測血紅蛋白和糞便隱血,避免進食粗糙刺激性食物。出現(xiàn)頭暈心悸、嘔血或血便加重時應即刻急診就醫(yī)。內(nèi)鏡檢查是明確出血原因的金標準,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藥物者需評估用藥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