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息肉需要切除是多大
發(fā)布時間:2021-11-0573222次收聽
語音內(nèi)容:
腸息肉大于0.5cm,也就是5mm以上的息肉,通常都是建議切除的。
腸息肉籠統(tǒng)分大概分兩大類,一類是炎癥性息肉,一類是腺瘤樣的息肉。通常比如對于腸黏膜的破損,炎性增生刺激,會形成這樣的炎癥性息肉,而炎癥性的息肉一般不會癌變,可以觀察。如果息肉過大,大于5mm,也是建議切除。另一類腺瘤樣的息肉,這一類的息肉有癌變的風險,大于2cm以上的腺瘤,癌變風險會超過50%,所以對于腺瘤樣的息肉,如果發(fā)現(xiàn)形態(tài)上符合或者像腺瘤的,即使比較小的息肉也建議切除,2、3mm以上的腺瘤樣的息肉也會建議切除。
但實際上在腸鏡檢查的時候,對于小的炎性息肉以及小的腺瘤樣的息肉,其實并不太容易鑒別,這個時候可以通過觀察,等息肉大了以后,再做進一步處理也可以。如果腸道清潔條件比較好,也會更積極的建議直接可以用活檢或者把小的息肉也可以做鉗除的手段,因為即使是炎癥息肉,過大的也會引起這樣的出血。而腺瘤樣的息肉逐漸增生,變大以后可能會增大癌變的風險。如果腸道準備都很干凈,就可以一次檢查以及治療同時完成。
對于比較大消化內(nèi)鏡的中心,對于這種黏膜性的,包括胃的息肉、腸息肉,也都會建議同時做一個切除,病理報告要追蹤的結(jié)果,一般5-7個工作日,這樣的病理報告就出來了。如果炎癥性的息肉,可以不用再過分的關注,如果是腺瘤性的息肉,還需要定期的復查,一般1年或者2年要復查腸鏡,因為腺瘤性的息肉,還有再發(fā)生的概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wǎng)頁分享至朋友圈。
語音內(nèi)容:
腸息肉大于0.5cm,也就是5mm以上的息肉,通常都是建議切除的。
腸息肉籠統(tǒng)分大概分兩大類,一類是炎癥性息肉,一類是腺瘤樣的息肉。通常比如對于腸黏膜的破損,炎性增生刺激,會形成這樣的炎癥性息肉,而炎癥性的息肉一般不會癌變,可以觀察。如果息肉過大,大于5mm,也是建議切除。另一類腺瘤樣的息肉,這一類的息肉有癌變的風險,大于2cm以上的腺瘤,癌變風險會超過50%,所以對于腺瘤樣的息肉,如果發(fā)現(xiàn)形態(tài)上符合或者像腺瘤的,即使比較小的息肉也建議切除,2、3mm以上的腺瘤樣的息肉也會建議切除。
但實際上在腸鏡檢查的時候,對于小的炎性息肉以及小的腺瘤樣的息肉,其實并不太容易鑒別,這個時候可以通過觀察,等息肉大了以后,再做進一步處理也可以。如果腸道清潔條件比較好,也會更積極的建議直接可以用活檢或者把小的息肉也可以做鉗除的手段,因為即使是炎癥息肉,過大的也會引起這樣的出血。而腺瘤樣的息肉逐漸增生,變大以后可能會增大癌變的風險。如果腸道準備都很干凈,就可以一次檢查以及治療同時完成。
對于比較大消化內(nèi)鏡的中心,對于這種黏膜性的,包括胃的息肉、腸息肉,也都會建議同時做一個切除,病理報告要追蹤的結(jié)果,一般5-7個工作日,這樣的病理報告就出來了。如果炎癥性的息肉,可以不用再過分的關注,如果是腺瘤性的息肉,還需要定期的復查,一般1年或者2年要復查腸鏡,因為腺瘤性的息肉,還有再發(fā)生的概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wǎng)頁分享至朋友圈。
相關推薦










為你推薦
語音答疑
短視頻
語音答疑
短視頻
特色醫(yī)院
熱門問題
專家答疑
生活問答
專家答疑
生活問答
- 1 腸息肉是怎么得的
- 2 腸息肉是如何形成的
- 3 腸息肉是怎樣產(chǎn)生的
- 4 什么是腸息肉
- 5 腸息肉是怎么造成的
- 6 腸息肉是怎么產(chǎn)生的
- 7 腸息肉是怎么引起的
- 8 腸息肉是否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