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背刮痧的好處和壞處
發(fā)布時間:2021-07-2986013次播放
視頻內容:
刮痧的目的是驅除侵入到體內的邪氣,包括風寒之邪,亦包括火熱之邪,另外,刮痧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背部刮痧是臨床上常用的部位,首先背部有兩條非常重要的經絡通過的地方,一是足太陽膀胱經,另一條是督脈。當人體背部,即足太陽膀胱經和督脈,陽氣不足時,風寒之邪侵入人體,此時刮痧治療,可將風寒之邪,驅之體外,效果是最好的。
若體內有火邪,若在背部刮痧時間比較久,或者是頻率比較高的時候,可能會引起火熱之邪難以驅除體外的情況,因此,要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背部刮痧采取不同的時間、頻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用微信“掃一掃”圖中二維碼,
即可把視頻分享給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關推薦

肚子疼怎么緩解最快方法按摩哪里
肚子疼的穴位按摩主要是做關元穴、合谷穴,同時還可包括足三里穴,自身病情比較嚴重的時候需要及時就醫(yī)調整,聯(lián)合藥物改善。關元穴在腹部肚臍下三寸的位置,按揉時局部取穴,改善氣血循環(huán),有鎮(zhèn)痛的作用;像合谷穴是人體疏肝理氣的穴位,往往配合著足部的太沖穴一起使用,也稱為四關穴,鎮(zhèn)痛效果也比較強;最后像足三里,是因為有醫(yī)學上的口訣,叫肚腹三里留,就是肚子和腹部如果有疾病、疼痛或消化不良,可以按揉足三里穴進行調節(jié)。綜合以上穴位來看,既有局部取穴也有全身辨證取穴,能夠達到疏肝理氣、調節(jié)脾胃功能的作用,常見的受涼腹痛或消化不良引起的肚子疼,穴位治療就能夠起到比較好的調節(jié)作用。
血海穴

血海穴位置血海穴,它是足太陰脾經在大腿部的腧穴。這個穴位,在髕骨內上緣兩寸。血海穴取穴血海在大腿的內側緣,在膝關節(jié)髕底的上方,上兩寸的位置。通常來說,我們會用醫(yī)者的手拇指的虎口端跟這個相平,以膝關節(jié)的內側緣往上放拇指,膝關節(jié)內側緣直上,就是它的兩寸的位置。血海穴功用血海穴,首先來說,它可以理血,對于痛經、月經不調,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包括月經過多,或者月經過少,它都有良性的調整作用。第二,血海穴可以治療各種的皮膚病。比如說像蕁麻疹,又叫癮疹。或者是各種過敏性的疾病,包括皮炎、濕疹,都可以用血海去治療。再有,血海它有很好的局部治療作用,它可以用于治療退行性的膝關節(jié)病變,像膝關節(jié)的疼痛,都可以用血海去治療。血海的治療的方法主要來說,可以用針刺的方法、也可以用推拿按摩的手法去進行。取到血海穴,通常會采用針刺的手段。一般來說,會采用1.5-2寸的毫針直刺,得氣后取酸麻重脹的感覺。也可以采用柔法;也可以采用按法;也可以采用拿法,拿血海。血海治療的頻率對于月經這種疾病,因為它是周期性的疾病,因此,我們建議在下次月經來臨,提前一周的時間去治療。這樣的話,能夠有效的改善病人的癥狀。對于過敏性的疾病,采用持續(xù)治療方式。對于膝關節(jié)疼,也可以采用持續(xù)性的治療。看病情的嚴重程度,病情重的,每日治療一次。如果病情改善了或者病情本身就很輕,可以一周治療1-2次。血海的禁忌血海禁忌暴力的進針;也禁忌暴力的推拿。這樣的話容易損傷皮下的軟組織,造成新的水腫出現。
大都穴

大都穴位置大都穴位于足趾的內側緣,它位于足大趾的,第一個跖趾關節(jié)的前方,赤白肉際處。大都穴如何取穴大都在我們的跖趾關節(jié)的前方,在赤白肉際處,這就是大都穴。大都穴的功效大都穴有健脾利濕,而且它有去脾經濕熱的作用,慢性的腹瀉的時候,而且肛門灼熱的時候,我們用大都穴,像脾虛導致的腸炎,腹脹、胃疼、嘔吐的時候,我們也可以采用大都穴去治療,大都穴可以改善脾氣,它可以益氣,對于大趾內側區(qū)的疼痛,有一定的治療效果。大都穴最適合的理療方法一般的來說是用針刺的手段,我們用一寸的針,大概進0.3-0.5寸,可以采用按摩的手段,可以采用揉法,帶動皮下的組織回旋的揉法,也可以采用點按的方法。大都穴理療的頻率及最佳時間一般來說是根據病情,如果病情重的話,我們每日治療一次,如果是病情比較輕,我們是每周治療1-2次。大都穴的禁忌大都穴的位置,它肌肉非常的淺薄,在針刺的時候,不宜過深,也不宜使用過重以及過于強烈的刺激手段,它是一個刺激性比較大的穴位,因此,像孕產婦,以及體質虛弱的病人不宜使用。

內庭穴
內庭穴位置在我們的腳上,在第二第三腳趾的趾蹼緣上,赤白肉際處。內庭穴如何取穴內庭穴在我們的足背上,在第二第三腳趾的趾蹼緣的上方,在赤白肉際處,這就是內庭穴。內庭穴的功效它有很好的瀉熱的作用,它可以治療胃經的熱盛,像風熱導致的牙疼的時候,用內庭穴可以去瀉熱,像胃熱胃內的反酸嘈雜,我們也可以用內庭穴去改善,它可以治療消化不良伴有濕熱傾向的時候,內庭穴就可以利濕,也可以瀉熱,可以改善足部的脹麻的現象,也可以用于腰間盤突出,導致的足趾的麻木。內庭穴最適合的理療方法可以用針灸的方法,也可以用按摩的方法去治療,通常來說是采用針刺的方法,采用一寸的針,沿著內庭穴直刺,刺入大概0.3-0.5寸,行捻轉瀉法,以瀉胃經之熱,也可以采用按摩的方法,采用揉法或者是按法,也可以起到刺激內庭穴的功用。內庭穴理療的頻率及最佳時間頻率來說,我們可以一天一次的去治療。當胃熱減輕。諸癥緩解的時候。我們治療頻率可以下降。比如說一周治療1-2次均可。內庭穴的禁忌無論是針灸還是推拿,都禁忌大劑量的提插捻轉,因為過重的手法容易造成,局部的軟組織的損傷,再有,像糖尿病的病人一定要小心,不管是做針灸還是做推拿,首先要嚴格消毒,不宜使用放血的手法,以免破潰之后傷口不能夠愈合。
經絡疏通一般多久做一次比較好

艾灸治療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艾灸是中醫(yī)里簡便、效驗、容易操作,也很方便、廉價、實效的方法。利用艾灸、艾條、艾絨的燃燒,通過熱力,溫灼穴位和人體局部組織的經穴,達到溫通經絡、溫陽散寒、溫氣養(yǎng)神的功效。灸是一種溫陽的藥,燃燒所有的火,能夠補益人體的火,具有補陽的功能,所以在灸完之后要注意:一、不要用冷水沖洗,盡量保持局部的溫暖。二、灸為陽熱之物,灸完之后陽內的火在體內運行,可以適當地喝點溫的茶或豆?jié){,補充一些陰液水,陰陽平衡。三、如果感覺到口干舌燥,艾灸的量要控制一下,灸太多,火熱容易灼傷陰液容易陰虛。四、灸的人感覺到煙頭干燥,甚至有上火表現,艾灸要暫停。服用果汁或清涼的飲品,但是不要太寒涼,使身體達到一種陰陽平衡。
準確的肩貞穴位置在哪兒

肩貞穴的取穴位置在哪里,肩貞穴是手太陽小腸經的穴位,手太陽小腸經又被稱為肩脈,就是因為手太陽小腸經的循行部位在肩背部,肩貞穴的取穴位置是在肩臂內收時,肩背后部肩臂內收時,腋后橫紋頭上一寸,也就是大拇哥一拇指的距離,橫取一拇指的距離,肩貞穴臨床能夠治療肩關節(jié)疾病,比如說肩周炎,比如說長期伏案工作之后的肩肘不舒服,它和肩髃、肩髎相配合,經常被稱為肩三針。手太陽小腸經又被稱為肩脈,就是因為手太陽小腸經的經絡經常循行于肩背部,所以肩背部的疾患經常采用手太陽小腸經的穴位進行治療,其中肩貞就是臨床常用的一個穴位,臨床上如果你碰到朋友出現肩周關節(jié)痛的時候,按壓這個穴位也能夠有效地幫助她緩解疼痛。
風池穴疼痛是怎么回事
當風池穴出現疼痛癥狀時,預示著身體出現了某些病變,比如經常低頭的人可能出現了頸椎病、枕大神經炎;經常吹冷風,導致風寒入體,也會誘發(fā)這種癥狀出現。另外腦血管痙攣、睡眠不足,也是導致風池穴疼痛的原因。
外關穴有什么作用與好處

針灸大椎穴可以治粉刺嗎
大椎穴往往可以用來治療粉刺,但是在臨床上往往是用大椎穴放血來治療粉刺。大椎穴是一個督脈的穴位,督脈是諸陽之會的經絡。通過點刺放血清熱去火,然后排出體內邪氣,達到治療痤瘡的目的。但是大椎穴必定是脊柱正中的一條線,在脊柱下面有很多脊髓。在針刺或者是放血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太深,必須由專業(yè)人員、專業(yè)的針灸醫(yī)生操作,不能自己隨便進行放血針灸,因為深淺度掌握不合適,萬一傷了脊髓,會引起很多風險。建議到附近的專業(yè)醫(yī)院找專業(yè)的醫(yī)生做治療,不要自己在大椎穴放血。

膈俞穴的保健方法及注意事項
膈俞穴可以緩解呃逆、惡心、反酸的作用,還可以清理血熱緩解患者皮膚瘙癢等癥狀。一、膈俞有緩解呃逆、惡心、反酸的作用,當呃逆、反酸時,可以用拇指強烈刺激按壓膈俞穴位,能夠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二、膈俞穴可用來清理血熱,當身上有蕁麻疹或者頑固性皮疹,可以選用膈俞刺絡、放血。刺絡放血能夠清理血熱,緩解患者皮膚瘙癢等慢性癥狀。三、對于虛寒體質的患者容易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的患者,艾灸灸膈俞穴位,能起到良好的散寒、止嘔、降氣、通腑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