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5次閱讀
手足口病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熱、口腔皰疹、手足皮疹,可能由柯薩奇病毒A16型、腸道病毒71型等引起,輕癥可通過退熱藥、口腔護理、皮膚保濕緩解,重癥需及時就醫(yī)。
1. 發(fā)熱處理低熱可物理降溫,體溫超過38.5℃可遵醫(yī)囑使用布洛芬混懸液、對乙酰氨基酚滴劑或小兒退熱栓,避免使用阿司匹林。
2. 口腔護理皰疹破潰后可用康復新液、開喉劍噴霧劑或西瓜霜噴劑緩解疼痛,進食后使用生理鹽水漱口。
3. 皮疹管理保持皮膚清潔干燥,瘙癢明顯時可外用爐甘石洗劑、氧化鋅軟膏或地奈德乳膏,避免抓撓。
4. 重癥識別持續(xù)高熱、肢體抖動、呼吸急促可能提示腦炎或肺水腫,需立即住院進行丙種球蛋白、甘露醇等治療。
患病期間宜進食溫涼流質食物,隔離至癥狀消失后一周,玩具餐具需每日消毒,家長接觸患兒后應規(guī)范洗手。
腎小球腎炎患者需忌口高鹽、高蛋白、高鉀及高磷食物,避免加重腎臟負擔。飲食調(diào)整需結合病情嚴重程度及腎功能狀態(tài)。
1、高鹽食物腌制食品、加工肉類等含鈉量高,可能導致水鈉潴留和血壓升高。建議每日鹽攝入量控制在3克以內(nèi),烹飪時用香料替代食鹽調(diào)味。
2、高蛋白食物紅肉、動物內(nèi)臟等過量攝入會增加腎臟代謝負擔??蛇x擇優(yōu)質蛋白如雞蛋清、淡水魚肉,每日蛋白攝入量按每公斤體重0.6-0.8克計算。
3、高鉀食物香蕉、橙子、土豆等含鉀豐富,腎功能不全時易引發(fā)高鉀血癥。血鉀偏高者需焯水去鉀后再食用,或選擇蘋果、冬瓜等低鉀食材。
4、高磷食物奶制品、堅果、可樂等含磷較高,可能加速腎性骨病進展。可遵醫(yī)囑使用磷結合劑,同時限制每日磷攝入量在800毫克以下。
患者應定期監(jiān)測腎功能指標,根據(jù)檢查結果動態(tài)調(diào)整飲食方案,合并水腫或高血壓時需嚴格限制水分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