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發(fā)冷發(fā)抖隨后出現高燒可能由病毒感染、細菌感染、免疫反應、中暑等原因引起,可通過抗感染治療、物理降溫、藥物干預等方式緩解。
流感病毒或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可能導致寒戰(zhàn)高熱,伴隨肌肉酸痛。建議使用奧司他韋、扎那米韋等抗病毒藥物,配合布洛芬退熱。
肺炎鏈球菌或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常見于肺部或泌尿系統(tǒng),需血常規(guī)檢查確認后使用阿莫西林、頭孢克肟等抗生素治療。
疫苗接種后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出現一過性體溫調節(jié)異常,通常24小時內自行緩解,必要時可用對乙酰氨基酚控制癥狀。
高溫環(huán)境下體溫中樞失調導致產熱增加,需立即轉移至陰涼處,采用冰袋冷敷頸部動脈,補充電解質溶液。
體溫超過39度持續(xù)6小時或伴隨意識模糊需急診處理,發(fā)熱期間保持每日2000毫升飲水量,選擇小米粥、藕粉等易消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