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家族史人群需盡早篩查,主要與遺傳易感性、幽門螺桿菌感染、慢性萎縮性胃炎、不良飲食習慣等因素相關。
約10%胃癌患者存在家族聚集性,可能與CDH1基因突變等遺傳因素有關。建議有直系親屬患病者20歲起每1-2年進行胃鏡檢查,可遵醫(yī)囑使用奧美拉唑、膠體果膠鉍、替普瑞酮等胃黏膜保護藥物。
該細菌感染可導致慢性胃炎并增加胃癌風險3-6倍。推薦碳13呼氣試驗篩查,陽性者需采用四聯(lián)療法根除,常用藥物包括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枸櫞酸鉍鉀、雷貝拉唑。
長期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腸化生屬于癌前病變。內鏡監(jiān)測發(fā)現(xiàn)異常時可考慮內鏡下黏膜剝離術,日常需避免高鹽腌制食品,適當補充葉酸和維生素B12。
吸煙、酗酒及缺乏新鮮蔬果攝入會協(xié)同增加風險。篩查同時應保持膳食纖維攝入,適量食用西藍花、大蒜、菌菇類等含抗癌成分的食物。
建議胃癌高危人群建立規(guī)律篩查計劃,35歲后每1-2年進行胃蛋白酶原檢測聯(lián)合胃鏡檢查,出現(xiàn)上腹隱痛、早飽感應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