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發(fā)病前兆主要表現為心絞痛、胸悶氣短、乏力心悸、下頜或左臂放射痛等癥狀,按嚴重程度可分為早期不適、典型心絞痛發(fā)作、急性心肌梗死三個階段。
冠狀動脈輕度狹窄時可能出現活動后胸悶,尤其在爬樓梯或搬重物時明顯,安靜休息數分鐘可緩解,此時心電圖可能顯示心肌缺血改變。
典型表現為胸骨后壓榨性疼痛,常由體力活動或情緒激動誘發(fā),持續(xù)3-5分鐘,含服硝酸甘油可緩解,可能伴隨冷汗、惡心等癥狀。
部分患者表現為上腹痛、牙痛或肩背痛等非典型癥狀,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現無痛性心肌缺血,需通過冠脈CTA或運動負荷試驗確診。
原有心絞痛發(fā)作頻率增加、持續(xù)時間延長或休息時發(fā)作,可能預示斑塊即將破裂,需立即就醫(yī)排查急性冠脈綜合征。
建議有心血管危險因素的人群定期進行血脂、血糖檢測,保持低鹽低脂飲食,避免劇烈情緒波動,出現可疑癥狀時及時進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