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膿腫可通過抗生素治療、穿刺抽膿、切開引流、手術切除等方式治療。乳腺膿腫通常由哺乳期乳腺炎、細菌感染、導管阻塞、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輕中度感染可選用頭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維酸、克林霉素等廣譜抗生素,需配合血常規(guī)檢查評估感染程度,用藥期間應暫停哺乳。
適用于膿腔較小的局限性膿腫,在超聲引導下用穿刺針抽出膿液,可能需多次操作,術后需加壓包扎并繼續(xù)抗生素治療。
對膿腔較大或穿刺無效者需手術切開排膿,放置引流條保持引流通暢,每日換藥至創(chuàng)面愈合,可能遺留疤痕影響哺乳功能。
反復發(fā)作的慢性膿腫或伴有乳瘺者需行膿腫切除術,嚴重者需部分乳腺切除,術后需預防性使用抗生素并定期復查。
治療期間應暫停患側哺乳,用吸乳器排空乳汁,保持乳頭清潔干燥,穿戴寬松內衣避免壓迫,出現發(fā)熱或膿液增多需及時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