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葉切除手術后氣胸可能由手術創(chuàng)傷、肺組織愈合不良、胸腔內感染、支氣管胸膜瘺等原因引起,需通過胸腔閉式引流、抗感染治療、支氣管鏡介入或二次手術等方式處理。
手術過程中對肺組織的機械損傷可能導致肺泡破裂,氣體漏入胸腔形成氣胸。術后需密切監(jiān)測胸腔引流情況,必要時行X線復查。
切除后剩余肺組織代償性膨脹不全或縫線處愈合延遲,可能與患者營養(yǎng)狀況差、慢性肺部疾病等因素有關,表現為持續(xù)漏氣。可加強營養(yǎng)支持并使用促進愈合藥物。
術后并發(fā)膿胸時,炎性滲出物阻塞支氣管開口導致局部肺不張,易繼發(fā)氣胸。需進行胸腔積液培養(yǎng),針對性使用抗生素如頭孢曲松、莫西沙星等。
支氣管殘端愈合異常形成瘺管,氣體持續(xù)漏入胸腔,常伴有咳嗽加劇、皮下氣腫??赏ㄟ^支氣管鏡下封堵或胸外科手術修復。
術后應避免劇烈咳嗽和用力屏氣,保持呼吸道通暢,循序漸進進行呼吸功能鍛煉,定期復查胸片評估肺復張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