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耳炎可通過抗生素治療、止痛藥物、局部滴耳液、鼓膜穿刺等方式治療。急性中耳炎通常由細菌感染、病毒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礙、免疫低下等原因引起。
細菌性中耳炎需使用阿莫西林、頭孢克洛、阿奇霉素等抗生素,可配合鼻腔減充血劑改善咽鼓管通氣,治療期間需避免用力擤鼻。
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非甾體抗炎藥可緩解耳痛和發(fā)熱癥狀,兒童患者需根據體重調整劑量,家長需觀察用藥后反應。
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可輔助控制感染,使用前需清潔外耳道,避免藥液溫度過低刺激耳膜。
對于鼓室積液嚴重或持續(xù)高熱者,需行鼓膜切開引流,術后保持耳道干燥,配合抗生素預防繼發(fā)化膿性感染。
治療期間應避免游泳、乘飛機等氣壓變化活動,哺乳期嬰幼兒需保持半臥位喂養(yǎng),定期復查耳內鏡評估鼓膜愈合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