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可通過經(jīng)尿道膀胱腫瘤切除術、膀胱灌注化療、卡介苗膀胱灌注免疫治療、光動力治療、根治性膀胱切除術等方式治療。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通常與吸煙、長期接觸化學致癌物、慢性膀胱炎癥、遺傳因素、盆腔放射治療史等因素有關。
經(jīng)尿道膀胱腫瘤切除術是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的首選治療方法,通過尿道插入電切鏡切除腫瘤組織,適用于腫瘤體積較小且未侵犯肌層的患者。術后可能出現(xiàn)血尿、尿頻等癥狀,需定期進行膀胱鏡檢查隨訪。常用輔助藥物包括吡柔比星注射液、絲裂霉素注射液等化療藥物進行術后灌注。
膀胱灌注化療是將化療藥物直接注入膀胱的局部治療方法,可降低腫瘤復發(fā)概率。常用藥物包括表柔比星注射液、吉西他濱注射液等,治療時可能出現(xiàn)膀胱刺激癥狀。該療法通常作為經(jīng)尿道切除術后的輔助治療,需要每周進行1次,持續(xù)6-8周。
卡介苗膀胱灌注通過激活局部免疫反應來預防腫瘤復發(fā),適用于高危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患者。治療期間可能出現(xiàn)發(fā)熱、膀胱炎等不良反應。常用卡介苗制劑包括凍干皮內注射用卡介苗,需在醫(yī)生指導下規(guī)范使用并監(jiān)測治療效果。
光動力治療利用光敏劑和特定波長激光破壞腫瘤細胞,適用于對卡介苗治療無效或不能耐受的患者。治療前需要靜脈注射光敏劑如血卟啉注射液,治療后需避光防護。該療法可選擇性殺傷腫瘤細胞而保留正常膀胱組織。
根治性膀胱切除術適用于多次復發(fā)、高?;驅ΡJ刂委煙o效的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患者,需完整切除膀胱及周圍淋巴結。術后需要進行尿流改道手術,可選擇回腸膀胱術或輸尿管皮膚造口術。該手術創(chuàng)傷較大,需嚴格評估患者身體狀況。
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患者治療后需戒煙限酒,避免接觸芳香胺類化學物質,保持每日飲水2000毫升以上。建議每3-6個月進行膀胱鏡隨訪,監(jiān)測腫瘤復發(fā)情況。飲食上可適量增加十字花科蔬菜和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出現(xiàn)血尿、排尿困難等癥狀時應及時就診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