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可以針灸嗎
頸椎病一般是可以針灸的,針灸有助于緩解頸部疼痛、僵硬等癥狀。但若存在皮膚感染、凝血功能障礙等情況時,通常不建議針灸。
針灸通過刺激特定穴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緩解肌肉痙攣,對輕中度頸椎病引起的頸肩部酸脹、活動受限有較好效果。常用穴位包括風池穴、肩井穴、大椎穴等,需由專業(yè)醫(yī)師操作,治療頻率通常為每周2-3次,連續(xù)治療4-6周可見效。
當頸椎病合并嚴重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或患者存在血小板減少、血友病等凝血異常疾病時,針灸可能導致出血或感染風險增加。皮膚破損、高熱、惡性腫瘤患者及孕婦頸部區(qū)域也應避免針灸。
頸椎病患者除針灸外,日常應避免長時間低頭,使用符合人體工學的枕頭,工作時每1小時活動頸部5分鐘??蛇M行頸部米字操鍛煉,動作需緩慢輕柔。寒冷季節(jié)注意頸部保暖,飲食中適當增加富含鈣質的牛奶、豆制品,若出現上肢麻木或頭暈加重應及時復查影像學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