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重樓的常見用法有哪些
海南重樓是七葉一枝花的俗稱,其常見用法主要有內服煎湯、外敷患處、配伍入藥、泡制藥酒、制成散劑等。
1、內服煎湯
海南重樓干燥根莖可切片煎煮,傳統(tǒng)用于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適用于咽喉腫痛、跌打損傷等癥,常與金銀花、連翹等配伍。煎煮時間需控制在30-40分鐘,避免有效成分破壞。脾胃虛寒者慎用,可能引起胃腸不適。
2、外敷患處
新鮮根莖搗爛后外敷可治療蟲蛇咬傷、癰腫瘡毒。其含有的甾體皂苷成分具有抗炎作用,外敷時需避開黏膜及破損皮膚。建議先小面積試用,出現(xiàn)皮膚紅疹應立即停用。外敷時間不宜超過4小時,避免皮膚刺激。
3、配伍入藥
在中醫(yī)方劑中常與半邊蓮、白花蛇舌草等配伍,增強解毒功效。經典方劑如季德勝蛇藥片含其提取物。配伍時需注意藥物相互作用,與鎮(zhèn)靜類藥物同用可能增強中樞抑制作用。孕婦及肝功能異常者禁用復方制劑。
4、泡制藥酒
50度以上白酒浸泡海南重樓可提取脂溶性成分,用于風濕痹痛。每500毫升酒添加15-20克干燥根莖,浸泡30天后過濾使用。每日飲用量不超過20毫升,高血壓患者禁用。藥酒外擦可緩解關節(jié)腫痛,但皮膚破損處禁止使用。
5、制成散劑
干燥根莖研磨成粉后可制成外用散劑,用于創(chuàng)傷出血。其鞣質成分能促進血小板聚集,但深部傷口禁用。散劑需密封防潮保存,開封后6個月內用完。與抗生素聯(lián)用可能降低藥效,需間隔2小時使用。
使用海南重樓需注意其有小毒特性,內服劑量應嚴格遵醫(yī)囑,常規(guī)用量為3-9克。新鮮藥材毒性更強,必須經炮制后使用。用藥期間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出現(xiàn)惡心嘔吐等中毒癥狀需立即就醫(yī)。建議在中醫(yī)師指導下根據(jù)具體證候配伍使用,不可自行加大劑量或延長療程。貯藏時應置于陰涼干燥處,定期檢查有無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