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草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黃瓜草一般是指酢漿草,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瘀、利尿通淋等功效,常用于治療咽喉腫痛、跌打損傷、濕熱黃疸等癥狀。
1、清熱解毒
酢漿草性寒味酸,能清除體內(nèi)熱毒,對風熱感冒引起的咽喉腫痛、口腔潰瘍有緩解作用。其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常見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可配合金銀花、連翹等藥材使用。鮮品搗爛外敷還可緩解蚊蟲叮咬后的皮膚紅腫。
2、消腫散瘀
該植物含有的草酸、黃酮類成分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加速淤血吸收。民間常用新鮮酢漿草葉搗碎敷于扭傷或挫傷部位,幫助減輕腫脹疼痛。對于輕度燙傷也可用其汁液冷敷,但皮膚破損時禁用。
3、利尿通淋
酢漿草中的鉀鹽和有機酸能增加尿液排出,緩解小便短赤、尿道灼熱等膀胱濕熱癥狀??膳c車前草配伍使用,改善泌尿道感染引起的排尿不適。但腎功能不全者應慎用,避免電解質(zhì)紊亂。
4、肝膽濕熱
對于肝膽濕熱導致的目黃、脅痛癥狀,酢漿草能通過利膽作用輔助改善。常與茵陳、梔子同用,幫助降低血清膽紅素水平。使用期間需監(jiān)測肝功能,避免長期大量服用損傷脾胃。
5、抗氧化
酢漿草中的多酚類物質(zhì)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其抗氧化活性有助于延緩細胞老化。可適量加入飲食中作為保健用途,但胃酸過多者不宜空腹食用,以免刺激胃腸黏膜。
酢漿草鮮品每日用量建議控制在30克以內(nèi),曬干后用量減半。孕婦及脾胃虛寒者禁用,使用期間出現(xiàn)腹瀉應立即停用。建議在中醫(yī)師指導下配伍使用,避免與堿性藥物同服影響藥效。采集時需注意與相似植物區(qū)分,防止誤食有毒品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