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檽的常見用法有哪些
槐檽的常見用法主要有煎湯內服、研末沖服、外用敷貼、配伍入藥以及制作藥膳等。
1、煎湯內服
槐檽煎湯內服是傳統(tǒng)用法,取干燥槐檽5-10克加水煎煮,適用于胃腸濕熱引起的腹瀉腹痛。煎煮時宜用砂鍋文火慢煎,避免有效成分破壞。脾胃虛寒者需配伍生姜等溫中藥物。
2、研末沖服
將槐檽研磨成細粉后溫水沖服,常用量每次1-3克,每日2次。這種用法吸收較快,適用于急性咽喉腫痛或牙齦出血。粉末需密封防潮保存,服用時避免嗆咳。
3、外用敷貼
新鮮槐檽搗爛外敷可緩解皮膚瘡瘍腫毒,配合黃柏粉效果更佳。干品煎湯濕敷對濕疹瘙癢有收斂作用。外用前需清潔患處,皮膚破損者慎用,敷貼時間不宜超過4小時。
4、配伍入藥
在中醫(yī)方劑中常與黃連、黃芩配伍治療濕熱痢疾,與地榆炭同用改善便血。經(jīng)典方劑槐花散中即含有此藥,需由醫(yī)師根據(jù)證候調整配伍比例。
5、制作藥膳
槐檽可與粳米煮粥,添加適量冰糖調味,適合夏季清熱祛濕。也可與瘦肉燉湯,但用量須減半。藥膳不宜長期連續(xù)食用,每周不超過3次為宜。
使用槐檽時需注意體質辨證,孕婦及陽虛者慎用。建議在中醫(yī)師指導下使用,避免與寒涼藥物過量同服。日常保存應放置陰涼干燥處,防止霉變。出現(xiàn)惡心、腹瀉等不適需立即停用,癥狀持續(xù)應及時就醫(yī)。服藥期間飲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