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兒童的康復訓練
眾所周知,腦癱對小兒的智力、運動、語言能力都會產(chǎn)生影響,如不及時進行治療和康復訓練,還可能導致終身殘疾和死亡。因此,小兒腦癱經(jīng)診斷確定后,就應按照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干預的原則適時選配輔助器具,開展運動功能、姿勢矯正、語言交往、生活活動四方面的康復訓練,力爭獲得較好的效果。主要的訓練方法有:
1. 運動能力訓練
(1) 頭部訓練。小兒俯臥位,雙手支撐抬頭、抬胸,或仰臥時雙上肢伸展,訓練者將其緩慢自仰臥拉至坐位。當小兒坐在床面上時,應誘導其向前方、側方伸手取物,逐漸出現(xiàn)各方向的保護性反應,以增強坐位的穩(wěn)定性。
(2) 翻身訓練。對不會翻身的小兒,在其仰臥時,將翻動側的下肢屈曲,并輔助屈曲腿帶動身體旋轉(zhuǎn)或握住翻動側上肢使其伸展、內(nèi)收,帶動軀干翻轉(zhuǎn)。
(3) 爬行訓練。學會爬行是行走的先決條件之一。小兒需雙上肢伸展支撐,下股以膝關節(jié)支撐使軀干與大腿成90度。 姿勢保持穩(wěn)定后,可在小兒面前放置帶有聲響、顏色鮮艷的玩具,誘導其向前交替伸手抓取,同時可向前推動小兒足底,輔助其前進。
(4) 坐位訓練。使患兒端坐在靠背椅上,雙腿用布墊分開, 胸前放小桌以便于患兒雙手活動。對于因痙攣而坐位困難者,訓練人員坐在患兒前方,握住其前臂,雙腿輕壓在患兒雙膝上,使患兒下肢分開并伸直,抬頭直腰,保持坐位。
(5) 站立訓練。對站立時足跟不能著地的小兒,訓練者可在其仰臥時,四指握住其足跟,以手掌壓向足心,使其足向小腿方向背屈,還可以穿戴足踝矯形器,以利于矯正尖足、穩(wěn)定踝關節(jié),更好地進行站立、行走訓練。
(6) 步行訓練。使患兒手扶平行杠,訓練人員固定其一只腳,誘導其另一條腿屈膝,抬腳,再足跟、腳掌順序著地。給足下垂的患兒配戴下肢矯形器,并用步行器練習步行。
(7) 上下臺階訓練。人員由后方以手扶患兒髖部和肩,協(xié)助其練習上下臺階。指導患兒單手扶持階梯扶手上下臺階。
2. 生活自理能力訓練
(1) 進食訓練?;純嚎扇∽?,雙腿分開。頭稍后仰。訓者輔助喂食。
(2) 穿衣訓練。對于坐位不穩(wěn)的患兒,訓練人員應從后方加以固定,協(xié)助其穿脫衣服。應選擇袖口、領口寬大的衣服教患兒自己穿脫。
(3) 洗漱訓練。指導患兒將已縫成套的毛巾套在手上洗。
(4) 入廁訓練。對于坐位不穩(wěn)的患兒,可用有靠背的便器使其保持獨立坐位。
(5) 語言訓練。在運動訓練的同時,要加強患兒語言訓練, 及時糾正異常的發(fā)音。
另外,應鼓勵患兒積極參加集體活動,與其他孩子一起游戲;并要帶患兒走出家門,認識環(huán)境;讓患兒盡早進幼兒園或?qū)W校接受教育。
相關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