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濕疹是怎樣引起的
小兒濕疹可能與遺傳因素、環(huán)境刺激、皮膚屏障功能異常、免疫調節(jié)紊亂、微生物感染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皮膚紅斑、丘疹、滲出、瘙癢等癥狀??赏ㄟ^保濕護理、外用藥物、口服藥物、光療、中醫(yī)調理等方式治療。
1、遺傳因素
父母有過敏性疾病史的兒童更容易發(fā)生濕疹,這類患兒常伴有特應性體質。建議家長記錄孩子的過敏原接觸史,避免使用刺激性洗護用品,選擇無香料、低敏配方的潤膚霜如凡士林嬰幼兒修護晶凍進行日常保濕。
2、環(huán)境刺激
接觸化纖衣物、塵螨、寵物皮屑等致敏物質可能誘發(fā)癥狀。保持室內濕度在50%-60%,使用純棉透氣衣物,清洗時選用無磷洗衣液。急性期可用生理鹽水冷濕敷緩解瘙癢。
3、皮膚屏障異常
患兒皮膚中神經酰胺等脂質成分減少,導致水分流失加劇。每日沐浴水溫不超過37度,時間控制在5分鐘內,沐浴后3分鐘內涂抹保濕劑如絲塔芙致潤保濕霜。避免過度清潔和使用堿性肥皂。
4、免疫調節(jié)紊亂
Th2型免疫反應亢進導致炎癥因子釋放增加。中重度濕疹可遵醫(yī)囑使用0.1%他克莫司軟膏或1%吡美莫司乳膏等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合并感染時需配合莫匹羅星軟膏抗感染治療。
5、微生物感染
金黃色葡萄球菌定植會加重皮膚炎癥。保持患處清潔干燥,避免搔抓。反復感染者可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復方多粘菌素B軟膏,嚴重時需口服頭孢克洛干混懸劑進行系統(tǒng)抗感染治療。
日常護理中家長需注意修剪患兒指甲防止抓傷,選擇寬松純棉衣物減少摩擦,避免環(huán)境溫度劇烈變化。飲食上可記錄食物日記排查過敏原,哺乳期母親應限制牛奶、雞蛋等易致敏食物攝入。癥狀持續(xù)加重或出現發(fā)熱等感染征象時,應及時到兒科或皮膚科就診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