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勞損如何按摩
腰肌勞損可通過按摩緩解癥狀,常用按摩方式主要有局部揉捏、點壓穴位、推拿松解、熱敷配合、被動拉伸等。
1、局部揉捏
用拇指或掌根沿腰部豎脊肌走向反復揉捏,力度以產(chǎn)生酸脹感為宜,每次持續(xù)5-10分鐘。此法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緩解肌肉痙攣,適用于久坐或輕度勞損者。注意避免直接按壓脊柱骨突部位。
2、點壓穴位
重點按壓腎俞穴、大腸俞穴等腰部穴位,每個穴位點壓30秒至1分鐘。穴位刺激可調(diào)節(jié)經(jīng)絡氣血,對慢性勞損伴腰膝酸軟者效果顯著。操作時需準確定位,體質(zhì)虛弱者應減輕力度。
3、推拿松解
沿肌肉纖維方向進行推拿,配合滾法、撥法等手法松解粘連組織。適用于肌肉僵硬明顯的患者,能改善軟組織彈性。急性期腫脹者禁用,操作后可能出現(xiàn)短暫酸痛屬正常反應。
4、熱敷配合
按摩前用熱毛巾敷腰部10-15分鐘,待肌肉放松后再施術(shù)。熱力能增強按摩效果,特別適合受涼誘發(fā)的勞損。皮膚感覺異?;?a href="http://www.phgsvzt.cn/k/hp0amkbap7gw5ul.html" target="_blank">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溫度,防止燙傷。
5、被動拉伸
在按摩結(jié)束后輔助進行腰部屈伸、側(cè)彎等被動活動,幅度以患者能耐受為度。可恢復肌肉正常長度,預防纖維化。骨質(zhì)疏松者需謹慎,避免過度牽拉。
日常應注意保持正確坐姿,避免長時間維持單一姿勢,每1-2小時起身活動5分鐘。睡眠選擇硬板床,腰部可墊薄枕維持生理曲度。急性發(fā)作期須暫停劇烈運動,可進行游泳等低沖擊鍛煉增強腰背肌力量。飲食適當補充蛋白質(zhì)和維生素D,控制體重減輕腰椎負荷。若按摩后疼痛加劇或出現(xiàn)下肢放射痛,應及時就醫(yī)排除椎間盤突出等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