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流產(chǎn)前需要做哪些檢查
藥物流產(chǎn)前通常需要完成血常規(guī)、凝血功能、B超檢查、婦科檢查、傳染病篩查五項基礎檢查,以評估妊娠狀態(tài)及排除禁忌證。
1、血常規(guī)
通過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指標判斷是否存在貧血或感染風險。妊娠期生理性貧血可能影響藥物耐受性,嚴重貧血患者需先糾正后再行流產(chǎn)。
2、凝血功能
檢測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等指標。米非司酮可能影響凝血功能,存在凝血障礙者需謹慎選擇藥物流產(chǎn)方式。
3、B超檢查
確認宮內妊娠及孕囊位置,排除宮外孕。藥物流產(chǎn)僅適用于停經(jīng)49天內的宮內妊娠,孕囊平均直徑需在特定范圍內。
4、婦科檢查
評估陰道分泌物、宮頸狀況及子宮大小。急性生殖道炎癥需先治療,否則可能增加上行感染風險。
5、傳染病篩查
包括乙肝、梅毒、HIV等檢測。傳染病患者需采取特殊防護措施,避免交叉感染及病情惡化。
完成檢查后應嚴格遵醫(yī)囑用藥,流產(chǎn)后注意觀察陰道出血量與持續(xù)時間,保持會陰清潔,2周內禁止盆浴及性生活,1個月后復查B超確認流產(chǎn)效果。出現(xiàn)發(fā)熱、劇烈腹痛或大出血需立即就醫(yī),日??蛇m當補充含鐵食物幫助恢復,避免劇烈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