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濕疹與皮炎
濕疹與皮炎是兩種常見的皮膚炎癥性疾病,濕疹通常指特應性皮炎等慢性復發(fā)性皮膚炎癥,皮炎則泛指各類皮膚炎癥反應。濕疹主要表現(xiàn)為皮膚干燥、紅斑、丘疹伴劇烈瘙癢,皮炎可能由接觸過敏原、感染等多種因素引起,癥狀包括紅腫、脫屑或滲出。
1、濕疹
濕疹是一種慢性炎癥性皮膚病,典型表現(xiàn)為皮膚干燥、紅斑、丘疹及滲出傾向,常伴隨劇烈瘙癢。發(fā)病可能與遺傳易感性、皮膚屏障功能障礙、免疫異常有關。急性期可見水皰和滲出,慢性期則出現(xiàn)皮膚增厚和苔蘚樣變。臨床常用復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他克莫司軟膏、鹽酸西替利嗪片等藥物控制癥狀,嚴重時需結合光療或生物制劑治療。
2、接觸性皮炎
接觸性皮炎由皮膚直接接觸刺激物或過敏原引發(fā),分為刺激性皮炎和過敏性皮炎兩類。常見致敏物質包括鎳金屬、染發(fā)劑、清潔劑等。臨床表現(xiàn)為接觸部位邊界清晰的紅斑、水皰,伴灼熱感或瘙癢。治療需避免接觸致敏原,急性期可使用爐甘石洗劑、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緩解癥狀,嚴重者可口服氯雷他定片。
3、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好發(fā)于頭皮、面部等皮脂腺豐富區(qū)域,與馬拉色菌過度增殖相關。特征為油膩性黃紅色斑片,表面附著鱗屑,可能伴隨輕度瘙癢。嬰兒期表現(xiàn)為頭皮乳痂,成人則常見于鼻唇溝、眉弓處。常用二硫化硒洗劑、酮康唑乳膏進行局部抗真菌治療,頑固病例可短期使用氫化可的松乳膏。
4、特應性皮炎
特應性皮炎屬于特殊類型濕疹,具有遺傳傾向,常合并過敏性鼻炎或哮喘。好發(fā)于嬰幼兒面頰、四肢屈側,表現(xiàn)為劇烈瘙癢、皮膚干燥和苔蘚樣變。治療需長期維持皮膚保濕,急性發(fā)作期使用吡美莫司乳膏、地奈德乳膏控制炎癥,中重度患者可能需要度普利尤單抗注射液等靶向治療。
5、淤積性皮炎
淤積性皮炎多見于下肢靜脈功能不全患者,因血液循環(huán)障礙導致皮膚慢性炎癥。早期表現(xiàn)為足踝部褐色色素沉著,后期可能出現(xiàn)皮膚硬化、潰瘍。治療需改善靜脈回流,穿戴醫(yī)用彈力襪,局部使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促進修復,合并感染時需聯(lián)用莫匹羅星軟膏。
濕疹與皮炎患者需避免過度清潔,沐浴水溫控制在37℃以下,沐浴后及時涂抹無刺激保濕霜。穿著純棉透氣衣物,減少搔抓摩擦。飲食上注意記錄可疑過敏食物,如海鮮、堅果等。環(huán)境保持適宜濕度,避免接觸塵螨、花粉等過敏原。癥狀持續(xù)加重或出現(xiàn)皮膚感染征象時,應及時至皮膚科就診,避免自行長期使用強效激素類藥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