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確定為高血壓
高血壓的診斷通常需要非同日三次測量收縮壓≥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張壓≥90毫米汞柱。診斷需結合診室血壓、家庭自測血壓或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結果綜合評估。
診室血壓測量是高血壓診斷的基礎方式,需在安靜環(huán)境下休息5分鐘后測量,使用經過驗證的上臂式電子血壓計或水銀血壓計。若首次測量血壓偏高,應間隔1-2分鐘重復測量,取兩次平均值。家庭自測血壓可避免白大衣高血壓現象,建議早晚各測一次,連續(xù)監(jiān)測7天,去除首日后取平均值。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能提供24小時血壓波動情況,白天血壓≥135/85毫米汞柱或夜間≥120/70毫米汞柱可輔助診斷。診斷時需排除急性應激、疼痛、咖啡因或藥物干擾等暫時性血壓升高因素,同時評估是否存在靶器官損害如左心室肥厚、蛋白尿等并發(fā)癥。
確診高血壓后應完善危險分層評估,包括血脂、血糖、腎功能等實驗室檢查,以及心電圖、頸動脈超聲等輔助檢查。生活方式干預是所有高血壓患者的基礎治療,包括限鹽、減重、規(guī)律運動和戒煙限酒。根據血壓水平和合并癥情況,醫(yī)生可能建議使用鈣拮抗劑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培哚普利叔丁胺片等藥物。定期隨訪血壓控制情況,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并發(fā)癥篩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