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痔瘡肛門瘙癢怎么辦
痔瘡引起的肛門瘙癢可通過溫水坐浴、外用藥物、調整飲食、保持清潔、避免抓撓等方式緩解。痔瘡通常由長期便秘、久坐久站、妊娠腹壓增高等因素引起。
1、溫水坐浴
每日用40℃左右溫水坐浴10-15分鐘,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緩解瘙癢和腫脹。水中可加入少量高錳酸鉀稀釋液幫助消炎,但需注意濃度避免灼傷皮膚。坐浴后輕輕拍干水分,避免用力擦拭。
2、外用藥物
遵醫(yī)囑使用復方角菜酸酯乳膏、氫化可的松軟膏或利多卡因凝膠等藥物。復方角菜酸酯乳膏能保護黏膜并減輕炎癥,氫化可的松軟膏適用于嚴重瘙癢伴紅腫,利多卡因凝膠可暫時麻痹神經末梢緩解癥狀。使用前需清潔患處,避免接觸眼睛。
3、調整飲食
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如燕麥、西藍花、火龍果等,每日飲水不少于1500毫升。限制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酒精,減少油炸食品攝入。規(guī)律進食有助于軟化大便,減輕排便時對痔瘡的摩擦刺激。
4、保持清潔
排便后使用無酒精濕巾或清水沖洗代替干紙擦拭,選擇棉質透氣內褲并每日更換。避免使用含香精的沐浴產品清洗會陰區(qū),沐浴后確保皺褶部位完全干燥。局部潮濕會加重瘙癢和細菌滋生。
5、避免抓撓
瘙癢時可用冷毛巾敷壓代替抓撓,修剪指甲并佩戴棉質手套睡眠。反復抓撓可能導致皮膚破損感染,形成惡性循環(huán)。若夜間瘙癢明顯,可在醫(yī)生指導下口服氯雷他定片緩解癥狀。
日常應避免久坐超過1小時,每小時起身活動5分鐘,提肛運動每日3組每組10次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環(huán)。選擇軟墊座椅減輕局部壓力,孕婦可使用側臥姿勢緩解腹壓。若出現出血、劇烈疼痛或肛門分泌物增多,需及時就醫(yī)排除肛裂、肛瘺等并發(fā)癥。痔瘡癥狀緩解后仍需保持良好排便習慣,預防復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