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得了蕁麻疹怎么辦呢
孩子得了蕁麻疹可通過避免接觸過敏原、冷敷止癢、遵醫(yī)囑使用抗組胺藥物、局部涂抹藥膏、監(jiān)測病情進展等方式治療。蕁麻疹通常由食物過敏、感染、物理刺激、免疫異常、遺傳傾向等原因引起。
1、避免接觸過敏原
家長需排查孩子近期接觸的潛在過敏原,如牛奶、雞蛋、海鮮等食物,或花粉、塵螨等環(huán)境因素。記錄飲食日記有助于識別致敏食物。急性發(fā)作期間應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或含添加劑食品。對明確過敏的物質需嚴格回避至少3個月以上。
2、冷敷止癢
用毛巾包裹冰袋冷敷患處5-10分鐘,每日可重復進行多次。冷敷能收縮血管減輕紅腫,降低神經末梢敏感度緩解瘙癢。禁止抓撓皮膚,家長可幫孩子修剪指甲。穿著純棉寬松衣物減少摩擦,洗澡水溫不超過38攝氏度,避免使用堿性沐浴露。
3、抗組胺藥物
可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氯雷他定糖漿、西替利嗪滴劑、地氯雷他定干混懸劑等二代抗組胺藥。這類藥物能阻斷組胺受體,緩解風團和瘙癢癥狀。需注意不同年齡兒童的劑量差異,服藥期間觀察是否出現嗜睡、頭痛等不良反應。慢性蕁麻疹可能需要長期規(guī)律用藥。
4、局部涂抹藥膏
爐甘石洗劑每日涂抹2-3次可收斂止癢,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適用于炎癥明顯的皮損。家長需按說明書控制激素藥膏的使用時長和范圍。皮膚破損處禁用含薄荷腦的止癢劑。涂抹前清潔雙手,避免繼發(fā)感染。
5、監(jiān)測病情進展
家長需記錄風團出現的頻率、持續(xù)時間及伴隨癥狀。若出現呼吸困難、聲音嘶啞、腹痛等全身癥狀,提示可能發(fā)生過敏性休克,須立即就醫(yī)。慢性蕁麻疹患兒建議定期復查過敏原,必要時進行免疫調節(jié)治療。病程超過6周需排查甲狀腺疾病等潛在病因。
保持室內濕度在50%左右有助于減少皮膚干燥,每日保證充足飲水量。避免劇烈運動或情緒激動誘發(fā)膽堿能性蕁麻疹。急性期可食用薏米、綠豆等具有利濕作用的食材,補充維生素C有助于降低血管通透性。建議家長學習基礎急救知識,隨身攜帶醫(yī)生開具的應急藥物,如腎上腺素自動注射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