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癌怎樣防止復發(fā)
直腸癌病人施行腸造口術后,排便無規(guī)律是早期常見的情況,病人對排便無控制的意識,給生活帶來諸多不便,身心都受到及大的考驗。但人工肛門經過精心的護理,加上病人主動配合的鍛煉,排便是會逐漸變得可以控制的。進行康復期護理,加強造口的管理,可以使病人恢復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1.應注意保護造瘺口周圍皮膚,造口周圍皮膚由于受糞便及消化液的刺激腐蝕,容易引起皮膚濕疹及糜爛等,若能早期注意,是可避免的。要注意保持造口周圍皮膚清潔干燥,每天用溫水清洗,保持清潔衛(wèi)生。用凡士林紗布或氧化鋅軟膏敷于造口周圍,每次排便后用清水擦洗后再重新更換,防止造口周圍皮膚的炎癥。
術后早期睡眠宜采取左側臥位,可避免糞便污染傷口而引起感染。若已發(fā)生皮膚濕疹,可用清水沖洗,保持局部清潔干燥,局部糜爛時,可涂氧化鋅軟膏保護,也可使用護膚膏。同時要尋找大使過稀的原因,如為腹瀉應口服止瀉藥物。
2.逐步養(yǎng)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如有幾天沒有排便,可服用導瀉藥或到醫(yī)院進行人工肛門灌腸。訓練定時排便的意識,可使用灌腸的方法,每天二次,以后逐漸減少,以刺激人工肛門和其他腸道黏膜反應。每次用500~1000毫升溫生理鹽水灌洗,病人出院前可向主管醫(yī)生和護士學習,逐漸學會進行自我灌洗,并注意灌腸插入腸管時用力不可過猛,防止腸穿孔。病人可仔細體會,從中找出排便規(guī)律,養(yǎng)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3.部分病人術后因瘢痕攣縮引起結腸造口狹窄,術后應酌情擴大造口。每天用手指做擴張人工肛門的動作,以刺激人工肛門黏膜的敏感性,同時也是防止人工肛門在愈合時收縮變得狹窄,再次造成梗阻。方法是:用食指戴套涂潤滑劑后徐徐挺入造口,在內停留五分鐘即可,操作時要慢,切忌粗暴。若狹窄嚴重已不能正常排便時,需就醫(yī)檢查及手術治療。
4.應避免做增加腹內壓力的動作,如遇有排便困難,應尋求醫(yī)生的幫助,以免出現(xiàn)腸黏膜脫出或增加腹壓引發(fā)腸疝。要適當掌握活動度,情緒要穩(wěn)定,劇烈運動和彎腰活動要適當節(jié)制,避免過度增加腹壓,站立時裹一腰帶。當脫出的腸管發(fā)生嵌頓,腸壁水腫,甚至淤血壞死時,要及時就醫(yī)處理。
5.觀察造口血供,正常的黏膜應是紅潤富有光澤,若呈紫色或黑色則表示血運障礙。注意觀察排泄物的色,氣,味,量有無異常,出現(xiàn)不適時應隨時應診。
6.由于造口沒有正常的括約肌而基本喪失了控制糞便的功能,因此,臨床上多用造口袋來防止糞便的外溢。結腸造瘺口一般會高出皮膚表面1~2厘米,便于佩戴造口袋,貯存糞便。使用人工肛門袋前清潔造口及周圍皮膚,用軟紙吸干水分。
相關推薦







為你推薦
科普文章
短視頻
科普文章
短視頻
特色醫(yī)院
熱門問題
專家答疑
生活問答
- 1 什么是肛管直腸癌直腸癌
- 2 直腸癌直腸癌如何手術
- 3 直腸癌是怎么引起的
- 4 直腸癌是怎么引起有哪些
- 5 直腸癌是怎么形成的
- 6 直腸癌什么引起的
- 7 什么叫直腸癌
- 8 什么是直腸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