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癤癰是什么病因
皮膚癤癰主要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常見誘因包括毛囊堵塞、皮膚損傷、免疫力下降、糖尿病控制不佳及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等。
1、毛囊堵塞
皮脂腺分泌旺盛或角質層過厚可能導致毛囊口堵塞,形成厭氧環(huán)境促進細菌繁殖。日常需保持皮膚清潔,避免使用油膩護膚品,必要時可遵醫(yī)囑外用莫匹羅星軟膏或夫西地酸乳膏。
2、皮膚損傷
刮傷、蚊蟲叮咬等微小創(chuàng)口易成為細菌入侵通道。受傷后應及時用碘伏消毒,合并感染時可使用復方多粘菌素B軟膏,伴隨紅腫熱痛需口服頭孢呋辛酯片。
3、免疫力下降
HIV感染、化療患者等免疫功能低下群體更易發(fā)生癤癰。建議定期檢測免疫指標,必要時皮下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同時聯合使用左氧氟沙星片控制感染。
4、糖尿病控制不佳
持續(xù)高血糖會損害中性粒細胞功能,增加復發(fā)風險?;颊咝璞O(jiān)測糖化血紅蛋白,使用胰島素注射液控制血糖,局部配合魚石脂軟膏拔膿。
5、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
激素會抑制局部免疫反應,常見于濕疹患者濫用曲安奈德乳膏后。應逐步減停激素,改用他克莫司軟膏替代治療,嚴重者需靜脈滴注萬古霉素。
預防皮膚癤癰需注意每日用溫和沐浴露清潔皮膚,避免搔抓患處;穿著透氣棉質衣物減少摩擦;糖尿病患者應嚴格控制血糖;免疫力低下者可補充維生素C泡騰片增強抵抗力;反復發(fā)作者建議進行鼻腔金黃色葡萄球菌篩查,必要時使用鹽酸莫西沙星片進行去定植治療。所有藥物治療均需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不可自行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