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得了肩周炎
肩周炎可通過肩部活動受限、夜間疼痛加重、局部壓痛等癥狀判斷。肩周炎通常由肩關節(jié)退行性變、長期勞損、外傷、糖尿病等因素引起,可通過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等方式確診。
1、肩部活動受限
肩周炎患者會出現肩關節(jié)主動和被動活動范圍均減少的情況,表現為梳頭、穿衣、后背系扣等動作困難。典型表現為外展、外旋、內旋功能受限,嚴重時可能形成凍結肩。早期可通過爬墻訓練、鐘擺運動等康復鍛煉改善,若持續(xù)3個月未緩解需就醫(yī)。
2、夜間疼痛加重
靜息狀態(tài)下肩部鈍痛或刺痛是特征性表現,夜間側臥壓迫患側時疼痛更明顯,可能影響睡眠。疼痛常放射至頸部或上臂,寒冷刺激可加劇癥狀。急性期建議使用雙氯芬酸鈉凝膠外涂,或口服洛索洛芬鈉片緩解炎癥,但需在醫(yī)生指導下用藥。
3、局部壓痛明顯
肩關節(jié)周圍存在明確壓痛點,多見于肱骨大結節(jié)、肩峰下、喙突等部位。按壓時疼痛可能向周圍放射,伴隨肌肉痙攣和僵硬感。物理治療如超聲波、沖擊波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配合塞來昔布膠囊等藥物能減輕軟組織粘連。
4、影像學檢查異常
X線檢查可排除骨折或骨關節(jié)炎,部分患者可見肱骨大結節(jié)密度增高。超聲或MRI能顯示肩袖損傷、關節(jié)囊增厚等病變。對于病程超過6個月且保守治療無效者,可能需關節(jié)鏡下行關節(jié)囊松解術。
5、伴隨糖尿病等基礎病
糖尿病患者發(fā)病率較常人高,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加速肩關節(jié)囊纖維化。此類患者需同步監(jiān)測血糖,治療時可聯(lián)合甲鈷胺片營養(yǎng)神經。甲狀腺功能異常、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也可能成為誘發(fā)因素。
建議避免提重物或過度使用患側手臂,睡眠時用枕頭支撐患肢減輕壓力。每日進行肩關節(jié)各方向緩慢牽拉,如毛巾操、門框拉伸等,每次15-20分鐘。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D和鈣質,適量食用牛奶、深海魚等。若疼痛持續(xù)加重或出現肌肉萎縮,應及時至骨科或康復科就診。


 
 
                                
 
                                 
                                 
                                 
            .jpg) 
             
             
               
               
              

